本报记者 崔吕萍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连续第二年举办这一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展会。
一年前,同样是在初秋的北京,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一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3点倡议引领下,中国服务贸易干得如何?
“小帮手”有了新提升
“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服务进出口累计达到了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了29.7%,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服务贸易在我国贸易总盘子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这个原先跟随在货物贸易身后的“小帮手”,是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弯道超车”的?用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的话说,“密钥”是调结构。
“一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空间、韧性和结构优化都得到了新的提升。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且服务出口增速持续高于进口。”杨成长说。
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贸易仍然低迷,在旅游服务贸易持续疲软的影响下,全球服务贸易于去年全年出现21%的跌幅后,今年一季度又同比下降了9%。
“过去我们把服务贸易分成了三块——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两年我们除了发展这传统的三大块之外,电信、文化、医疗、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占比也越来越高。另外,我国服务业与我国产业链全球化高度结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推动产业链的国际化、高端化、现代化作为重要导向的,服务业是维护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重要保障,科技链、信息链、金融业也都在围绕产业优化发展。”杨成长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服务贸易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疫情也加速了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进程。插上了“数字翅膀”的服务贸易为结构调整和新型服务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以我们所在的餐饮业为例,2020年餐饮业是遭遇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但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无接触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餐饮业的复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帮助我们迅速恢复了‘元气’。去年,我们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24小时无接触的科技餐吧建设,集团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说。
“架桥铺路”让市场收获满满
过去一年,各级政府部门、贸易组织积极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架桥铺路”,也让市场颇有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高燕专门谈到了中医药服务的“走出去”的话题。“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支持中医药企业参与全球抗疫。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连接政企、衔接内外、对接供需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载体、拓展平台,加强政策宣介和建言献策,办好展会论坛和经贸培训,强化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燕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要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一环。
《“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商务部正在履行报批程序;我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已正式施行。“随着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的门槛正在逐步降低。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形成公开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张占斌建议:继续取消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扩大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既要着力打造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制度型开放新高地,还要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区域性自由贸易进程;要对运用新技术、构建新业态的构建、打造新模式新服务采取包容审慎监管;要提高政务服务意识,努力消除各种准入限制、审批许可等不合理的管理措施。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为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服务贸易未来发展看,我国服务贸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并将成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业占比将提高至60%左右,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迟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