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共有11名烟台运动员参赛,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并打破1项世界纪录,孙一文、张常鸿、刘诗颖、魏萌等人的名字耳熟能详。
如何把“奥运热”转化为“体育强”“城市兴”?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政协专门召开协商座谈会,围绕“共话奥运佳绩、共谋体育发展”主题,委员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让体育成为烟台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新动力。”市政协常委高军建议,全面对接奥运优势项目,始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韧劲,坚持“硬件”“软件”双升级,支持烟台竞技体育发展上水平。“硬件”升级方面,重点支持在建的山东省(烟台)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烟台射击射箭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烟台市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尽快建成投用。“软件”升级方面,建立健全对有功运动员、教练员的大赛表彰奖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体育人才形成集聚和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
做好“体育+文旅”的大文章,实现体育设施、体育元素、体育文化与城市建设改造、文化旅游业发展、群众生活改善的多元融合。来自烟台市文化旅游局的市政协常委李玲提出,结合街头绿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同步配备健身器材、小足球场、小篮球场等,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突出烟台“海、河、山、岛”等特色,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形成体育休闲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建好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让参加体育运动成为烟台人民的新时尚。
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市政协委员、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于永生建议,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产业跟进”的思路,出台扶持激励政策,支持通过各类体育协会组织、体育名人,争取篮球、足球、射击射箭、帆船帆板等省级以上训练基地、品牌赛事落户烟台,有效集聚人气、搞活城市、拉动消费,带动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制造等关联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体育经济。
来自教育界的郭宏成委员认为,烟台奥运健儿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新偶像,带动了“奥运热”“体育热”持续升温,应乘势而上,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一条条有温度、有价值的委员建言,汇集形成了《关于乘奥运东风建体育强市的委员建议》,报送烟台市委、市政府。8月23日,山东省副省长、烟台市委书记傅明先,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就政协建议的落实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体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就建设体育强市的体制、机制和项目建设提出具体措施,提报市政府专题研究,抓紧实施,发挥优势,持续加力,再创佳绩。
(张文敬 姜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