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回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工程建设

陶岔渠首 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星 摄

曹嘉信

1969年11月,我调任邓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1971年10月6日,邓县县委任命我为邓县引丹工程指挥部第二任指挥长,与政委赵兴金(同为县委常委)一起,率领邓县4万民工,进行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工程建设。经过整整4年奋战,高标准地修建了引渠、渠首闸、总干渠,为今天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在陶岔。陶岔原为邓县九重公社的一个小山村,1972年冬随九重公社划归淅川县。邓县于1969年1月开工,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工程建设。

1969年1月26日,在凛洌的寒风中,2万多名邓县民工在陶岔举行了简单的开工典礼。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广大群众有着极其高涨的革命热情。当时群众生活虽然还很困难,连温饱也没有解决,但一听到毛主席“南水北调”的伟大号召,便争先恐后地奔赴引丹工地。

1月26日,正是旧历年的年底。广大民工等不及在家过了春节,就带上简单的铺盖,拉着架子车,装上粮食、面粉、工具,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会聚陶岔,安营扎寨,开始了6年之久的渠首工程建设。

民工生活非常艰苦。他们在工地住的草棚,是提前一个月先期到达作施工准备的民工们搭建的。民工们用铁锤砸开冻土,挖一个一米深的地穴,把土培在四周形成土墙,再在土墙上架上木梁,在木梁上铺上高粱秸杆,然后在上面苫上麦草。这种“半挖半垫”建造的干打垒简易麦秸工棚,不仅节约了建筑材料,还能抵御严寒,但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这种工棚冬天尚可,但开春以后天气转暖,地下热气向上冒,水蒸气增多,工棚内非常潮湿。特别是下雨天,地表水渗入工棚,工棚内地面上都是水。民工只好在工棚中央地上挖一个坑,将渗入的水用桶舀出去。住在这样“水窝”似的工棚里,不少人患上了风湿腿疼腰疼病,有的甚至成为终身的病痛。

民工们喝的是黄水。陶岔不过是一个二三百人的小山村,现在一下子涌进来2万多人,用水立马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大问题,几口水井很快成为干井。民工们只好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挖个土坑,依靠地下渗水,依靠下雨时附近流进来的泥汁水,将这样的泥汁水挑回去,澄一澄做饭用。这样的泥汁水,不仅颜色发黄,而且还有很浓的硫磺味,熬出的稀饭实在难以下咽。就是这样的泥汁水也难以保证供应,民工们只好自觉地不洗脸、不用水,保证吃饭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指挥部非常焦急。守着一池碧波荡漾的丹江水,民工们却无水煮饭!副指挥长郭如泉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先解决民工的吃水用水问题。将库内水先引到石盘岗,用高压水泵将水抽到岸上,这才解决了数万民工用水问题。

民工们吃的是红薯面窝窝头。引丹工程开工的时候,上级的支援还没有到位,只好让各个生产队负责安排本生产队民工的生活问题。各生产队送来的大都是杂粮,玉米糁、红薯面、绿豆面、高粱面等。久而久之,不少人患上胃溃疡、胃穿孔等胃病,有些人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

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民工们豪迈地说:“喝黄汤,尿黄尿,顿顿吃的狼戴帽(窝窝头)。为了革命来引丹,敢把天下苦吃完。”这些豪言壮语,充分体现了英雄的邓县人的坚强意志和蔑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引丹工程是邓县100多万人的心血工程。全县17到30岁的青年35万多人,有20多万到工地出过力。8年中,全县500多个大队支书、大队长、民兵营长轮流到工地带工,基本上无人空过。24个公社多数由副职领导挂帅,抽调一半干部到工地,一直奋战到底。县直各单位均抽调干部为工地服务。为了引丹工程,各生产队很少建房,很少购买新式农具,一切物力、财力都用在引丹工程上。总之,邓县付出的代价是难以用数字来表达的。引丹灌溉工程,几十万名邓县人轮流上阵,前仆后继,整整奋战了8年,如同一次大的战役。8年之中,有153位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366位民工负伤致残。英雄的邓县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构林营民兵陈志刚探索出一种挖“神仙土”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挖土进度,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指挥部从安全角度考虑,明令禁止。但不挖“神仙土”,确实影响了土方挖掘进度,陈志刚为整个引丹工程着想,决心继续试验。考虑到自己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不测,在试验之前,他给指挥部留下一封遗书。在遗书里,他讲述了自己对挖“神仙土”的看法,表达了加快施工进度的迫切愿望,建议工程技术人员尽快找到一个不出事故、少出事故的办法,并且表示“我在挖神仙土中如果牺牲,不要追究责任,也没有什么责任可追究,即便死,也是为南水北调而死,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光荣的”。

白牛营民兵秦永顺,在一次爆破中不幸失去左手,伤愈后毅然战斗在工地,被称为独臂英雄。

1974年8月16日,在陶岔渠首举行隆重通水典礼。全体民工、当地群众以及省内外领导、来宾,共10万人参加了这一盛典。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清凌凌的丹江水奔涌而出,沿着宽敞的总干渠,浩浩荡荡地向下流去。人们的欢呼声在渠首久久回响。我作为通水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这次盛典。

1975年7月,我奉调到南阳市人武部工作,从此离开了奋战4年之久的引丹工地。1976年,整个灌区建成,至此,引丹工程宣告结束。引丹工程的建成,改变了邓州西南部缺水的历史,使邓州130多万亩土地得到了灌溉。引丹工程高标准修建的引渠、渠首闸、总干渠,又为后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作者曾任邓县武装部副部长、引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南阳行署机关党委副书记等职。)

本版文章选自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和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编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2021-09-02 曹嘉信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2049.html 1 回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工程建设 12,04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