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姿莹
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在两岸民间信众无数,尤其在台湾民间拥有极高信众威望的延平郡王信俗获选。延平郡王信俗在台湾有怎样的沿革?本期我们邀约闽南师范大学台籍民俗学研究者李姿莹撰文,谈谈延平郡王信俗在台湾。
■ 从此,台湾有了“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即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其郡王名号是由明永历帝所封。1661年,延平郡王率军两万余名自金门料罗湾出发,进军台湾,奋战8个月,于1662年登陆台南鹿耳门,迫使荷兰侵略者投降,使台湾回归中国版图。
收复台湾后,延平郡王将台南作为其军事基地据点,进行反清复明的准备,同时,他也积极建设台湾,其从闽粤沿海带来的大量兵俑,后来就成为台湾闽粤祖籍后代的先祖。笔者硕博就读的学校——台南成功大学,其名就取自延平郡王的名字。由此,也可管窥他在台湾所受的尊敬程度。
延平郡王信俗在台湾的发展,由家族、官方和民间三支组成。家族一支即郑氏家祠。据史料记载,在延平郡王去世后的第二年(1663年),其子郑经在承天府宁南坊立有祠庙,为其建立郑氏大宗祠堂。台湾归入清廷版图之后,更名为昭格堂,台湾光复后又更名为郑氏家庙,现位于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2002年正式更名为郑成功祖庙。
官祀的郑成功庙,则因牡丹社事件(发生于1871年,台湾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海难-编者加)后,清廷派沈葆桢巡按台湾,其上书清廷请准予台湾民众奉祀郑成功,将开山王庙改建为延平郡王祠。1875年,延平郡王祠列入官方的祀典,享春秋二祭。后来,日据时期,延平郡王祠又被更名为开山神社。1945年,台湾光复后,又更名回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经历台湾政局飘摇,但依然保存完好。祠内有一棵梅树,相传移植自郑成功旧宅,乃郑氏手植。现在,这棵梅树为枯后新植,但仍能引人思古之幽情。
除了家庙、官祀,郑成功信俗在台湾还有一支民间自发祭拜力量。据史料记载,清廷统治下,百姓虽不敢大肆公开祭拜延平郡王,但会假称其他人物的方式,以躲避清廷政府的控制。走在台湾各地能看到不少以王爷庙具名的庙宇,即是祭祀延平郡王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台南的大人庙。这里所祀的主神为朱李池三王爷,实则为郑氏三代人。相传郑成功因获明朝隆武帝朱聿键赐国姓为朱,故称朱王爷,名字中的“李”即二代延平王郑经,因在闽南语发音中,李和二很相似,故称郑经为李王爷;名字中的“池三王爷”指的是郑克臧,因郑克臧死后入海不沉,浪涌回岸,故在闽南民间以“池王爷”指代他。
■ 信众心中的神奇“延平郡王”
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全台有36座以延平郡王为主祀神的庙宇。日据时期,有57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台约有百座主祀为延平郡王的祠庙,可见延平郡王信俗在台湾的影响力。
延平郡王信俗之所以在台湾民间知名度与影响力甚大,民间传说广为流传是重要原因。台湾民间流传的有关郑成功的传说,大多与其行军故事有关。具有代表性的,如郑成功为解决大军所需的军粮,正苦于找不到办法时,得佛祖示喻,在大岗山佛祖庙后的岩穴之中,寻得给养大军所需的相当数量的米粮。后来大军在行进中又需要水源,郑成功遂拔剑凿地,甘泉从地下奔涌而出,于是在台湾就有“剑井”又称“国姓井”。
在台湾还能找到很多因郑成功的传说而留下的地名。比如台湾宜兰东面的海面上,有一个岛叫龟山岛,其名字就源于郑成功当年行军至此海面的一个传说。据说,当年郑成功带兵行军于此,有大龟精在吐雾迫近海岸,行将要吞没郑军之时,郑成功对准龟精射了一箭,龟精立马沉到海里,过了一段时间后浮出,就变成了龟山岛。
除此之外,郑成功的宝剑也跟他具有传奇力量。相传郑成功大军行至台湾北部,听闻鱼精作怪,但鱼精常躲藏于潭底难以攻击,于是郑成功便将他的宝剑投入潭底,便再无鱼精作怪,但因宝剑过于神奇,投入潭底后每逢阴历十五夜里,潭里会浮出剑光,如果有船驶过剑光之上,这艘船就会被劈成两半。
在台湾,有关郑成功的前身有多种说法,最多的即是东海鲸鱼转生,郑成功之母生产时未及回房,即在滨中巨石产子(现长崎平户儿诞石),因此郑成功善于海战,东归而亡,郑成功生于荷兰人占领台湾的1624年,亡于收复台湾的1662,仿佛像是为了驱逐荷兰人而生,更平添了几分传奇性。
■ 延平郡王“活”在信众生活中
为了解决兵勇大量的粮食需求,当年郑成功在台湾实施军镇屯垦制度,现在在台南、嘉义、高雄等地区,仍可以找到许多带有“营”字的地名,如新营、林凤营等,皆是郑成功建设台湾时期,沿袭而下的地名。可见,台湾政界和民众,对郑成功一直是认可的。
从郑成功之后,台湾正式归入汉人政权管辖,郑成功把台南的承天府作为政权中心,承天府以北定名为天兴县、以南定名万年县,由此开发台湾。由于郑成功与台南渊源的深厚,在闽南地区盛传郑成功“五马朝江一马回”的传说,到了台南即转变为当地的地景特色,也可以看作是“延平郡王”信俗在两岸民间融合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台南中西区的“五条港”区域,是旧时台南府最重要的商业门户,这里有五间坐东朝西的庙宇,即意即“五马朝江一马回”中的“五马朝江”,这五座庙宇分别为小妈祖庙、广安宫、开基武庙、开山宫、水仙宫,它们就如神明一般看向港口,庇佑来往于此的船只与人民出入平安;而“一回头”,则指的是这里一座坐西朝东的药王庙。
延平郡王的忠义正气不仅留在台湾民间传说中,也留在了台南民众的日常中。清明春卷是闽台都有的节俗饮食,而台南的春卷中有一种特殊配料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即皇帝豆。这种食材的名字由来是相传郑成功为了反清复明,下令将皇帝豆包入春卷之中,意为吃掉清朝皇帝,这大大鼓舞了将士士气,由此在台湾,这一节庆饮食风俗也流传下来。在台南民众看来,如若在清明春卷中没有吃到皇帝豆,好如没有吃到正宗的家乡味一般。
除了春卷皇帝豆之外,台南地区还有一个因郑成功忠于明室而留下的风俗,而他的忠义遗风也深深影响了这里的人民。在台南,每当明崇祯帝殉国的农历三月十九日,都会用“九猪十六羊”糕点祭拜。而在当时,为了躲避清廷政府的盘问,民众只好说是祭祀太阳公生辰,所使用的“九猪十六羊”,取明朝国姓“朱”与“猪”字的谐音,祭品之“九猪”即有“救朱”或“久朱”的谐音,而“羊”又与“阳”同音。
有关“九猪十六羊”糕点上的16个红点,有三种民间说法。一种说法是,明朝自朱元璋开国至崇祯帝亡朝,共有16位皇帝,故而用16个红点来祭奠每一位先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糕饼上的红点是避邪之用,另外还有说法认为,红色象征太阳并有“朱”的隐喻,如此看来,三种说法其实都是在彰显怀念朱明故国的心意。
■ 两岸与延平郡王同血脉
台湾因自明清以来深受延平郡王文化的影响,其信众无数,并拥有极高的民间威望。通过让更多台湾信众和民众深入了解延平郡王的身世、节气,通过信俗文化之窗,让更多台湾民众生动和客观地体认闽台文脉共通,也是拓展两岸民间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
因此,笔者以为,以延平郡王信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契机,两岸学界层面透过延平郡王信俗文化,开展更加丰富的课题交流合作。比如在台湾可深入挖掘延平郡王对台湾各领域的奠基贡献,如开展针对郑氏政权统治之下的早期台湾文治经略史的研究,如台湾的第一间孔庙是“全台首学”,也是台湾同胞开始走入科举取士的开端;再比如早期郑氏带来的兵勇在台繁衍的后代对台湾各领域的开拓性贡献研究,是他们打下了台湾早期发展的基础。
此外,有关延平郡王的传说,两岸流传的版本和对人物的刻画各有偏重,如若能展开两岸间的对话,相信能为延平郡王信俗研究添上更为生动的新篇章。
(作者系闽南师范大学台籍教师、民俗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