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磊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2021-2022年度特岗青椒计划日前启动,将为乡村特岗教师提供330节线上直播课程。
特岗青椒计划是友成基金会携手公益伙伴设计实施的创新型教育公益项目,承接教育部培训10.5万名特岗教师的国家工程。该项目的前身是“青椒计划”(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青椒计划通过赋能提升乡村教师的素质,惠及乡村学生并助推乡村教育发展,进而促进教育公平。该项目的发起方中,北师大负责搭建线上课程体系,沪江“互加计划”负责技术平台的支持与社群运营,友成基金会则负责与企业伙伴和合作机构的联络。
不少参与青椒计划的乡村教师反映,项目开展的系列培训非常有用,让他们知道如何教好孩子,班上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自己得到了很多鼓励,减少了孤独感。
2020年3月,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该项目将受益群体聚焦为每年新入职的特岗教师,特岗青椒计划由此诞生。
利用互联网组织大规模的社群学习是特岗青椒计划的特色。目前,项目日常服务2万余名乡村青年特岗教师。项目每周在线提供专业课程、师德课程及16门分科直播课程,由友成基金会公益合作伙伴华为云Welink 和目睹直播提供技术支持,北师大、爱学堂、洋葱学园等合作伙伴也提供在线课程,特岗青椒计划项目部作为项目平台上的总枢纽,负责协调各方资源,保证日常运营。
截至今年6月,青椒计划项目(含特岗青椒计划)已覆盖全国426个县(市区)的16738所乡村中小学,惠及79965名青年教师,上百万农村学生受益。
组织2万余名乡村特岗教师坚持日常在线学习,其实是特岗青椒计划项目组的3名工作人员完成的。3个人如何服务2万余人?友成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刘树静介绍,青椒计划转为特岗青椒计划后,项目实施地增加了100多个县(市区),分科课程是原来课程量的两倍,而且课程贯穿项目全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团队3人分别负责联系课程合作单位进行课程体系框架的搭建、技术支持平台的维护、县(市区)对接。
由于培训规模庞大,项目团队的3名工作人员工作量巨大,十分辛苦。“我们每周一到周五上16节线上直播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7点至9点。上课时把孩子交给奶奶,我在房间里把门反锁,孩子就在外面哭。”刘树静说。团队成员崔孟琦负责对接几百个县(市区)的管理员,协助报名及开通账号,有时候累得边哭边工作。在这样的压力下,三人执行团队被锻炼为“最强战队”。
然而,长期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是不现实的,项目组建了助教团,由已毕业的往届“青椒学员”担任助教,目前助教团有87个成员。他们被称为“天之椒子”,用以往的学习经验,负责直播课课前预热、课堂主持和课后答疑,为特岗青椒计划执行团队分担了很多工作,项目培养的“青椒种子教师”也逐渐成为网上教学的中坚力量。刘树静说:“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接下来的任务和挑战,将来如果青椒学员数量再增加,我们也可以服务好他们。”
项目课程被广大乡村特岗教师认可,也被各县(市区)教育局称作“雪中送炭”。在特岗青椒计划的社群中,不少老师们看到很多“比我更难的都在坚守”的案例,工作热情得到鼓舞。通过分科课程,教师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学工作得到改进,教好孩子的信心得到增强。有一位在山区学校任职的特岗教师,晚上从学校走山路回家,有时候会听到狼嚎,她吓得坐在地上哭。当她在群里诉说自己的经历后,教师们纷纷给她加油鼓劲,她觉得又能坚持下去了。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小,学校教师职工15人,学生280人,我们很少有出去学习的机会。项目为我们这类乡村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我害怕落后,渴望外出学习,无论多忙,我都抽出时间学习,和同事互相提醒,完成每一次作业,互相交流感受,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很快乐。”贵州省瓮安县的骆老师说。
特岗青椒计划让乡村教师不仅提升了能力,还得到了理解和支持。刘树静说:“这就是社群的力量、同伴的力量,也是‘青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