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传统美学的守正创新

——访刘万鸣委员

刘万鸣委员

本报记者 张丽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在中国画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美术理论家,本期学术家园邀请他结合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谈谈中国画所承载的传统美学精髓,以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带领读者从中国画中感受传统文化精神、品味传统美学魅力。

学术家园:中国画所承载的传统美学精髓是什么?请结合您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谈谈当代中国画家如何把握传统美学的表达?

刘万鸣:中国画与中国美学是一体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想、追求与表达,都在中国画中有突出呈现。可以说,美学中所呈现的中国人文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中国画表达出来。这也就要求中国画家,必须始终保持初心、保持清醒,即必须把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处理好。

中国画不同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绘画,其有一个悠久的历史,有一条深厚的文脉。中国画之所以屹立东方,自成一大画系,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脉的延续。无论是当代画家还是未来画家,从学习到创作再到创新,始终离不开传统。我想,这也是中国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之所在。

中国画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中国画本原的、深存的东西才能真正呈现出来。中国画的发展,如同中国文字的变革、中国书法的延续,都是一体的,能寻到根与源。只有寻到根与源,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根与源,何谈艺术的永恒性。

中国美学的伟大,就在于它所关注的可能不只是中国画本身,而是从中国画创作、传统美学当中所获取的思想等带动影响后人。比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等题材的出现,是受传统美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的。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画创作,无论如何创新、如何超前,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美学。根本在于,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永恒性,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反映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怎样与自然相处,包括人如何保护自然等。中国画也一样,其生命旺盛、延续的永恒性,决定于它的美学思想。

中国画创作者创作了很多具有哲思的作品,其所用的材料是自然的水、墨和纸,可谓取自自然、回归自然并改变自然。我作为一名中国画家,感到非常骄傲。中国传统美学,在具有永恒性前提下,未来可能会对引导人类艺术创作、改造世界起到很大作用。

我在个人创作与追求中,保持了传统的元素,当然并不是单纯对传统元素的表面运用。中国画的魅力,在于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变”,即画家的应变能力。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作品,也许看不出大的变化,但从细微的变化则能体会到,不同时代作品所代表的它所处时代的精神。这说明,认识传统美学,认识传统绘画,不能停留在表层,还要探究它的深处,包括技法。古人创作了技法,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技法,作为当代人,在继承基础上要有应变的能力。中国美学的变,如何体现在中国画创作中,每个创作者都应该形成自己的认知与把握。

有人曾提出中国画有四病,邪、甜、俗、赖,其中的赖,就是泥古不化,完全依赖于古人、抄袭古人外在的笔墨形式。这是古人所鄙斥的。中国画的学习者,应该建立深层次的意的理解。这样就会产生一种结果,中国画发展之大道是不变中的变化,即不变而变。这也是美学之大道。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至今都不过时的原因就在于,它在绘画中所展示的艺术魅力是内在的。所以我在创作中,追逐于传统、热衷于传统,但鄙斥于抄袭传统。笔墨一定要有当代性,但内在还要有根与源。没有根与源而另起炉灶,这是很可怕的,其生命力的未来也是未知的。总之,中国美学不同于其他国家与民族,它有深深的文脉,我们的祖先与前辈已经完善了作为中国画的唯美的程式化,当代画家一定要继承,并在继承中发展。

画面无论大小,无论是寥寥数笔还是烦琐落笔,最终要达到一个画面的静气,我想这是传统美学魅力的当代呈现。画面中,必须把中国画的根本特征表现出来,或者是把其境界的最高点呈现出来,那就是静。这是东方人的理想,更是东方人的精神。

学术家园:传统美学对您的创作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万鸣:我每次写生,有时方寸小画我都要画半天。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我花费大量时间在思考,思考自然与我的关系,思考如何在画作中把自然中的深层境界表达出来。在纸面上的划动和感知,将我所看到的自然转化为中国画,我称之为心灵的过渡,这是一种享受。我的作品追求静气,创作时同样保持一颗沉静的心。有人说,我的作品中有自然中的古意。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中国画亘古不变的精神,当代画家应该完善。面对当下自然时,我们所表达的是当下的心声、思想和理想,但所表达的境界要永远保持。这也恰恰是中国绘画能与西方绘画对视的重要支撑。如何在世界舞台上与西方绘画相抗衡,就是建立自己的画语体系,就是中国画本身内在的美学思想,就是静气。中华民族的每步发展,都是不变而变。

当下所提倡的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守正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包括古人写书法、写文章、做人等是很难的。过去古人担当重责时经常说如履薄冰,其实就是在寻找与思考如何规范自己、如何为正。艺术创造亦然。从守正创新的意义来说,可以看到我们文化的伟大。

我经常产生这样的思考,所以绘画状态就会产生变化。中国画的线条看似简单,但其实魅力无穷。就像挖井,永远挖下去,会有泉水的。当代人创作,一定要带有思考,具有思想。万物有灵,当与万物对话时,如何将对所画对象的感情与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需要我们心静,当然更需要自身的自信,这也是我的写生观与创作观。

学术家园:专注于时代与现实的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有哪些美学体现?美术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

刘万鸣:关于主题性美术创作,古已有之。但古代停留在特殊群体,没有普遍,关键在于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对象与当代不一样。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为人民、为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主题美术创作繁荣发展,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的经典作品。

我作为花鸟画家,也参加并完成了一些主题性创作。我认为作为当代画家,不管所创作的对象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应该具有一种担当,即把所处时代的主题性思想通过笔墨创作出来。所以对主题创作中的内涵与精神呈现,我是非常赞成与激动的。

每每看到汉唐美术创作,我都会感受到那时的强大。当下是主题性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画家都是带着一种饱满的热情来进行主题性创作,主题性美术作品中所呈现的大场景和大格局,与古代美术创作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对历史大事件描绘之深入,这是古画所没有的,古人也没有这样去做。原因在于,当代画家将自己的心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拥有一颗强大的自信心。从这一角度而言,我坚信中国美术界将来会涌现出更多经典主题性美术作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我始终认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辉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我们要把握契机,尽心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同节拍、共进步的精品力作。

2021-09-27 张丽 ——访刘万鸣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172.html 1 传统美学的守正创新 13,1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