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惠娟)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孔子诞辰2572周年之际,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于2021年9月25日线上主办了“新使命、新格局、新思路——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暨课程展评活动”。
“孩子从小成长到他长大成人,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无所不在,一个人只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习下才能成长得更健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致辞时指出,目前,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指示和指导意见,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指导精神,切实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湘平在发言时表示,《指南》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提供了直接遵循。他还介绍,经过近3年的努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即将最终完成,“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了包括《指南》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要求。”沈湘平表示,课标修订完成后,新编教材将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也就意味着,《指南》的精神和要求很快就要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教学第一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体迎来了新的格局,而领悟新使命、理解新格局、落实新要求就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会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从理论高度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战略意义、方法和价值内涵。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浙江、福建等地的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围绕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深刻理解《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校如何考,社会机构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中小学相配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各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专家和管理者还结合学校和学科实践,就“双减”形势下传统文化进课程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
据悉,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创始于2016年,每年于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后在北京国子监举行,旨在凝聚传统文化顶尖学者、教育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对我国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学术研讨、活动会演和课程展评,以此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