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员记者 李朋德
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潮澎湃,回望中华民族在“民主”和“共和”之路的征程,旧民主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重要的铺垫和开拓,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时刻,人们都会想到孙中山先生,而我还想到了我国现代地质事业和科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李四光先生。同盟会于1905年夏天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纲领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6岁的李四光宣誓成为最年轻的盟员。孙中山送给李四光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辛亥革命的精神之魂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而近代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也是爱国主义血脉的衍生。辛亥革命推动了以地质调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与发展。从鸦片战争起,西方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疯狂掠夺矿产资源。一批先知先觉先进的知识分子与爱国之士,从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必须通过地质调查、开发矿业、强国富民,才能抵御外侮、富国强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他们中的一些人率先翻译、著述有关地质找矿的书籍。
辛亥革命促进了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的萌芽与传播,也推进了地质学和地质调查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实业部矿务司辖设地质科,随后地质调查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从事地质科研与教育的机构。1916年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设立直属地质调查局。抗日战争时期,地质先驱们踏遍深山荒漠,寻找矿产资源,修建公路工程,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战略资源和地质工作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后,地质工作重点解决国家急需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资源问题,相继发现大庆等油田及部分铀矿,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工作逐渐形成公益性、基础性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工协作的新体制,地质工作也进入发展新阶段,应用领域从单纯的地质找矿延伸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提出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开启地质工作服务新百年的新征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先后两次试采成功,增强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开采领域的国际“领跑”优势地位;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规模化压裂造储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支撑珠峰高程精准测定……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已抵达深海、深地、深空,我国正由地质大国向地质调查强国转变。
回顾辛亥革命之后地质调查工作的百年沧桑,我们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质调查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做大做强,建设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队伍;只有将地质调查工作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依托国家需求,民族希望,人民期待,地质调查工作才能站稳脚跟,兴旺发达。面向未来,今天我们更要进一步做好地质调查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可靠的能源、资源、生态安全保障,贡献最优质的地质方案!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