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颖
2010年,上海世博会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采,成为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大舞台。而这次盛会的筹备与举办也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博览会成为学术文化热点,学界开始广泛关注博览会史研究的重要性。
彼时,马敏的近代博览会史研究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但也可以说,坐了多年的冷板凳。随着博览会研究逐渐“热”了起来,马敏及其团队的成果也被更多人所了解,记者就曾约请他撰写了《百年梦圆:中国与世博会》一文,从历史的角度为读者解读世博会。
采访中,马敏说,自己当时有一部书稿已经完成了初稿准备出版,但因为上海世博会即将举行,他决定不出版了。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原来,基于学者的敏感,他认为博览会史热度升高会促使很多新的史料面世,要继续丰富史料对书稿进行完善。此后事实也确实如此。“做学问要从坐冷板凳开始,但到了热起来,作为史学家要自我冷却,再用史料丰富自己,再去写,又不一样。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才能写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好的学术著作。”在此基础上,2013年,马敏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博览会通史》,做到现在又已是8个春秋。
板凳不怕十年冷,这是马敏从恩师章开沅先生那里传承的学术品格。同样传承的,还有“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创新精神,不囿于某一固有领域,不满足于业已取得的成就,不断扩展学术空间,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引领新的学术潮流。
传承创新,生生不息,正如章开沅先生所说: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