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眼

■ 故事

从青春唱到了白头

王慧峰

“我生在天津,小时候就喜欢来北京游玩。后来在这里成名、安家。古老的文化,我熟悉的环境,我的亲情都在这。生活、艺术、职业,化成一回事儿了。我唱《北京颂歌》,心里边儿自然的一种骄傲感,能唱不好吗!”每每提及《北京颂歌》,李光羲总是这样说。

作为一首歌唱北京的代表性作品,一度成为张越男、李光羲和李双江三个人的共同代表作。而这首歌的首唱者是谁?李光羲大度地回应道:其实,这首歌真正意义上的首唱者是女高音歌唱家张越男。

1973年10月1日的早晨6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之后,第一次播出的,就是张越男的录音版本,李光羲的版本则是当天在晚上全国联播中播出,“那时晚上全国联播新闻是政治学习,全国都在收听,所以我的版本影响就大了一点,但都是同一天”。女声版和男声版早晚呼应,可见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匠心以及对这首歌的重视程度。

从出演新中国第一部外国歌剧《茶花女》男主角,到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松花江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唱响《祝酒歌》,到2020年春节以九旬高龄登上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近70年来,李光羲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真正从青春唱到了白头。

出生于1929年的李光羲亲历过抗日战争的烽火,“小时候在天津当了8年亡国奴。”李光羲至今记得那种深入骨髓的“害怕”,“哪家的孩子被日本人拉走当劳工,从来没有回来过;得了肺病的人缺医少药,也几乎没有能活下来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人。”在李光羲看来,文艺作品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1954年首次登台,唱了一辈子歌,当了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73岁退休……在退休后的20年里,李光羲没有让自己停下来,反而更忙碌了,直言“感觉比退休前还累”。如今,92岁的李光羲依然在舞台上放歌。此外,他每年接到各类评选、演出、讲座的邀约多达300多个,他对艺术的热爱一如往昔,“现在我的年龄大了,嗓音条件不如年轻时候了,但我每天还坚持练声,为的就是让自己有点用。能给大家唱歌,我高兴!”

2021-10-12 王慧峰 ■ 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568.html 1 从青春唱到了白头 13,5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