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功
上海徐家汇地铁站的卫生间设置在站外,乘客如有急用,就需要出站,使用完后还要支付车费方可进站。近日,徐家汇站推出了“进出站上厕所凭证”,乘客出站上厕所示意站务员即可,进站时无需支付车费。有网友发文称,“被这人性化的举措感动了。”上海地铁表示,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需求的车站内推广此举。
给市民、游客开启“方便”之门,解决市民、游客“如厕难”,可谓是暖心之举。确实如此,对于出行的人来说,“方便”问题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如厕难”“脏乱差”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容,不少地方仍存在公厕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公厕配套设施和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特别是外地游客,年龄大的、行动不便的人员,找厕所方便更是急上加难。
公厕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上海地铁打开“方便”之门,解决市民、游客“如厕难”,为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各地应积极加强公厕建设,做好改、扩、建工作,增加公厕的数量,改善如厕环境。同时,应鼓励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公共写字楼等单位开放内设厕所,让“方便”之事更方便。
上海地铁打开“方便”之门,说明城市治理不仅有力度、有广度,还要有温度。这个温度体现在一切为了群众,设身处地帮助解决群众之急、之困上。城市治理得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各地各部门应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体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当然,提升城市温度,仅靠某一个部门是不行的,还要集全社会之力,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
城市的温度不光是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不光要有大眼光、大格局,也要体现在小事上。“如厕”事虽小却连着大民生,只有精准捕捉群众需求“靶心”,从细微处着手,把群众的困难想在前面,帮在实处,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得到方便,这样城市才能更有温度,更加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