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关乎“饭碗”,居安思危!

——农业那点事,委员这样说

本报记者 崔吕萍 李元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384万吨(3477亿斤),比上年增加369万吨(74亿斤),增长2.2%。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多;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6428万吨,同比增长22.4%,其中猪肉、羊肉、牛肉、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0%、5.3%、3.9%、3.8%;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0%,禽蛋产量下降2.4%。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万头,增长16.7%。

虽然成绩显著,但关乎百姓“饭碗”,农业话题仍需居安思危。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粮价出现波动,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粮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粮价是居民消费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性地位。政府粮食储备充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表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足以应对各种局部、时段性的粮食供求波动。当前国际粮价波动还比较大,国内粮价下行,国内粮食企业压力较大;同时,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重大病虫害也呈重发的态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展望四季度,赖应辉建议应在4个方面发力:一是提高种粮补贴,保障种粮合理收益,特别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二是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创新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优化完善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节点;三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四是大力促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引导适度加工和粮食资源综合利用。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范社岭看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坚持不懈做精做优,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发展现代农业。

就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范社岭建议提升园区发展建设水平,以园区示范带动农业现代化,按照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引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鼓励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合作社,合作社与园区龙头企业相互参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园区建成“品种多、品质优、品牌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超对接、产销直挂、电子商务,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

范社岭同时建议,加快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结合我国地势气候等特点,加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化发展,优化农机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表示,前三季度农业领域取得的较好成绩,得益于农业部门大力抓粮食生产和恢复生猪产能的措施得力,我国粮食安全和肉类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未来,仍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助推和强化国家的种业创新。

2021-10-19 崔吕萍 李元丽 ——农业那点事,委员这样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893.html 1 关乎“饭碗”,居安思危! 13,8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