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中国针灸疗法登上《自然》杂志

10月13日,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发表了题为:《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电针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的最新研究论文,实现了针灸研究的历史性突破,论文第一作者为柳申滨博士和王志福博士。

该研究显示一类名为PROKR2-Cre的神经元标记的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是低强度针刺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所必不可少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此类神经的躯体分布特点,可以预测在不同部位低强度电针刺激抗炎的效果,从而为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现代神经解剖学基础。鉴于这一研究的突破性,《Nature》同期配发了观点文章,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

针灸,属于我国传统医学,其作为镇痛的辅助疗法,在改善和预防疼痛复发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针灸治疗疾病的核心机理之一是通过将针刺入身体内的各个穴位来远程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而经络被认为是达到这种远程效应的重要传输载体。尽管现代解剖学研究尚未明确经络特异性结构基础的存在,但揭示了针刺刺激的远程效应可以通过躯体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来实现。这种反射首先是激活来自位于背根神经节(DRG)或三叉神经节中的外周感觉神经纤维,随后将感觉信息传到脊髓和大脑,进而激活外周自主神经,最终实现对各种机能的调节。

研究表明,对于针刺刺激诱导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存在躯体部位的选择性(如有效的ST36、LI10和无效的ST25穴位)、穴位特异性(如ST36与无效的后肢肌肉中的传统非穴位)。这种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与PROKR2神经纤维的部位特异性分布有关。此外,针刺强度、深度、检测结果指标都是影响穴位特异性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充实了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的现代科学内涵,为临床优化针刺刺激参数,诱发不同自主神经反射,从而治疗特定的疾病(如炎症风暴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陈晶)

2021-10-20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981.html 1 中国针灸疗法登上《自然》杂志 13,98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