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龙
1935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苏区西部的吴起镇,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胜利会师,并在此打响著名的“切尾巴”战役。
当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国民党军骑兵部队便尾随而至,如同甩不掉的“尾巴”。随第一纵队率先抵达吴起镇的毛泽东决定主动出击,并立即电令彭德怀前来,又找来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讨论作战方案,决定由彭德怀部署和指挥这次战斗。
10月21日黎明,红军兵分三路,隐蔽在五道沟的头道川、三道川和正面的西南山,形成三面夹击态势,并派红军干部团示形于敌、诱敌深入。战斗指挥所设在平台山顶的杜梨树旁,从这里可以俯瞰各处战事。凌晨4时,毛泽东登上平台山,在一棵杜梨树下又召开了一次战前动员会。他反复强调打好这一仗的重要意义,要求一定要打胜。
战斗于上午7时打响。先是国民党宁夏马家军的第三十五师骑兵团同红军干部团5连一部交火之后,一路杀向吴起镇,不久便进入塔儿湾。彭德怀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敌军骑兵纷纷落马,残部狼狈逃窜。随后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七师赶来支援,又迅即被打乱,掉头逃命。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的地形优势,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把敌骑兵分别包围在二道川、平台山,头道川的杨城子、圪坻梁、柳树梁、燕山梁一带,给予毁灭性打击。激战到9时许,红军全歼敌1个骑兵团,击溃敌3个骑兵团,毙伤敌军700余人,俘敌1000余人,其中有马术教官、兽医和会钉马掌、修马鞍子的工兵,补充了红军新建的骑兵队;同时缴获战马1600多匹、迫击炮、重机枪等一批武器装备。
为了支援红军,当地群众不分白天黑夜集中大批粮食和生活用品,人背驴驮,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形成了多支川流不息的送粮大军。当地百姓看到红军战士在陕北寒冷的时节依然身着破旧单衣,就组织上百位毡匠为红军赶制了一批毡衣和毛被套,许多妇女也放下家中的活儿连夜为红军制作衣服、鞋袜。当地游击队、赤卫军队员和群众主动为红军当向导带路,准备担架,做转运伤员工作,协助红军掩埋牺牲战士,转运缴获战利品。
吴起镇“切尾巴”战斗结束后,红军分别在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与当地游击队、赤卫军、老百姓举行盛大的庆祝联欢会。为了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当地群众将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