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奚冬琪
金秋的北京什刹海,碧空如洗,水面平静。10月15日上午,在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同志故居,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举办参观座谈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座谈交流。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参加。
走进宋庆龄同志故居,大家一边欣赏这座幽雅美丽的庭院,一边听讲解员介绍园中建筑的历史,以及宋庆龄同志在此生活、工作的经历。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故居中专门设立了《孙中山宋庆龄与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展览以辛亥革命历史为背景,以武昌起义为重点,以孙中山宋庆龄生平事迹为主线,以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为载体,生动展现了这场划时代重大事件的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孙中山为湖北革命党人题写的“天下为公”“博爱”横幅、宋庆龄题词的“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文物前,大家久久驻足,感叹两位伟人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所作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引用国际著名记者、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宋庆龄的评价:“宋庆龄始终是一位有着伟大人格魅力和献身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她的思想和精神是个尚待发掘的宝藏,对21世纪的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要让海内外更多的人,尤其要让中国的青少年认识和了解她,要让她的精神代代相传”,宋庆龄同志那种对于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永远都是她学习的榜样。
参观活动也让委员们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国政协委员傅川谈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铁路规划物畅其流的设想、五族共和的思想,体现了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重视。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冯玉军教授谈到,孙中山先生曾说,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首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而这个民族的精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我们血液中几千年积淀形成的深厚的、统一的、团结的、向上的精神。这个精神在今天的弘扬,就是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刘元龙、肖苒都谈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宋庆龄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坚定地跟党走,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把全部的爱献给祖国人民。
孙中山先生的曾侄孙女、孙中山文化基金会负责人孙雅丽女士表示,中华文明是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明,孙中山先生讲“博爱”也是“大同”思想的体现,我们今天在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要重视做好孙中山思想文化和精神的传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杭元祥在座谈中讲到,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进一步加强孙中山、宋庆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研究,增进与辛亥革命志士后人、亲友的联系,做好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民宗委驻会副主任杨小波在主持座谈会时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今天我们弘扬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先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坚定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