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韦
每次采访,总会有不少故事没有写出来,或有些琐碎,或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回头再看,那些没有形成文字的片段,早已在我的内心深处形成力量,对我产生影响。
10月29日,坐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会场,回想过去两个多月发生的与此有关的事,像参加的实地调研、视频调研会议、专家座谈会以及筹备工作协调会,突然有种冲动——写写会场外的那些人和事。
我接到调研任务是在8月26日,第一反应是这个调研题目涉及领域广、法律专业性强,就在准备要做功课的时候,收到了社法委办公室法制处同志发来的参考材料和调研提纲,近6万字,工作做得真是细致啊。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研行程一直在更改,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有新通知。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视频调研会议,部分调研组成员却突然因居家隔离而无法参会了。
真是一波三折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实地调研的地方少了,摸情况、听意见不能少。于是,调研形式更多样了——协同调研、视频调研,还有多场专家座谈会,与60余人进行深入座谈交流,拿到了14余万字的书面发言材料……
听人说过,新疆越是干旱缺水的地方,瓜果越甜。我想差不多的道理,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克服了诸多困难,最后一定会硕果盈枝。
接下来讲讲我记忆里的3个片段——
在山东调研时,场场座谈都是全员发言,交流交锋交融氛围浓厚。有一场,省公安厅一位年轻同志主动举手请求发言,不仅谈了自己和同事们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时遇到的困难,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海外追逃的具体建议。坐在他旁边,我能感受到他守护老百姓血汗钱的愿望,还有他的勇敢和担当。
召开视频调研会议时,在上海分会场主持会议的周汉民常委本没有准备发言,被点将后,谈到了对提高涉外执法司法质效的3点思考,站位高远、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却句句透着坚定。
开第一场专家座谈会时,有一位年长的专家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会场。一进来,她就把黑色斜挎包放在地上,轻轻从一个布袋里拿出厚厚的一叠材料,低头开始看起来。她是张月娇,年逾70,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名誉理事长,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大法官。开会时,她脱稿发言1个多小时,期间多次与大家交流,声音不大,富有磁性,带着大法官的明显特征。会后,我查阅了关于她的报道,很受鼓舞。她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说:“我会健康的,而且是高效的,为国际的公平正义,奉献中国法律人的智慧和力量”,直到现在,她还经常工作到后半夜,让人十分敬佩。
……
功夫在诗外。这场双周协商座谈会虽然只有3个小时左右,委员、专家的意见建议却是大家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的思考;虽然发言的只有十位委员、专家,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却来源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工作实践……
很多片段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想写下来的话也还有不少,委员、专家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他们做事做人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哪怕是我这样一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