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书香有“溢”结硕果

——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首批出版成果作(编)者代表访谈

政协委员读书线下交流会暨政协委员读书笔记图书出版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小宁 张丽

编者按

自去年4月23日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以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做好委员读书的成果转化,更好发挥委员读书的外溢效应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明确指示,要求要进一步拓展读书活动的外溢方式。按照汪洋主席指示精神,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制定了《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读书成果出版工作方案》,协调有关专门委员会、读书群和出版社积极对接,策划陆续推出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

在10月12日举行的政协委员读书线下交流会暨政协委员读书笔记图书出版座谈会上,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的第一批成果——《处处书友遍地书》(叶小文著)、《易理人生》(张连珍著)、《家庭教育何为:全国政协委员谈》(朱永新、贺春兰主编)、《读与思》(阎晶明著)、《学好用好民法典(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学习民法典读书群”导读组著)等五部图书“新鲜出炉”,让委员们在“线上线下相结合、读书履职相促进”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读书活动的魅力和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

本刊特别采访以上五部书的作者或编者代表叶小文、张连珍、朱永新、阎晶明和吕红兵委员,请他们谈谈在委员读书活动和图书编撰中的感悟思考与履职成效。

精彩阅读

平常写文章,要冷却个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与读者见面,而读书漫谈群里的及时互动,给了我读书与写作的动力,激励着我在今后更加勤奋读书写作,积极参与活动,多出创新之作,全力耕好读书这块田。

一起来读书收获鲜活成果

在政协委员这个最善于读书的群体中“一起读书”,在线上各读书群中浸润,浏览、学习、探讨、交流。《处处书友遍地书》的作者、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的体会是:“一起来读书,胜读十年书。”甚至他把自己的“座右铭”,都由之前的“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变成了现在的“天天要上网,时时读写想”。随手记下的若干心得、体会、笔记、日记,其灵感与素材,大都来自各个委员读书群特别是读书漫谈群中与其他委员“一起读书”的收获。而这些正是《处处书友遍地书》这本书的主要素材来源。

“一起读书”,让《读与思》的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阅读与写作的乐趣:“平常写文章,要冷却个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与读者见面,而读书漫谈群里的及时互动,给了我读书与写作的动力,激励着我在今后更加勤奋读书写作,积极参与活动,多出创新之作,全力耕好读书这块田。”因此,这让在此之前已经出版过几种文章合集的阎晶明,对《读与思》有着格外特殊的情愫:“它带有特别的热度,每一篇文章的后面仿佛都闪动着关注的目光,都有热情的鼓励的话语在发声,文章与文章之间也在热烈地进行着对话。它们是鲜活的,也是跃动的,甚至有的还是有故事的。”

阎晶明认为,将线上读书交流和图书出版结合起来,是委员读书活动实现“溢出”效果行之有效的好方式之一。他建议“充分利用全国政协委员高层次、多学科的人才优势,让网上话题转化为优秀图书;要整合资源,按专题、门类,有计划、呈序列地推出不同系列的图书;将专业和通俗、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让读者获得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形成本书系特色;重视图书的装帧设计,做到内容与形式兼美,强化系列作品的整体风貌与个性化标识”。

精彩阅读 2000多名委员一起读书,借助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交流创作,起到了读书通变、边读边干的作用。

学习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精读细研经典,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要和人的生存、生活、生命联系沟通起来,科学求证、辩证思考,方能汲取精华,增益智慧。

带着问题读书 小切口透视大时代

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十三届全国政协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委员履职水平的实际行动。“一起读书”的委员,是跨界别跨学科的,这是委员读书活动的优势。用好这些优势,聚焦重大问题,可以把不同界别、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委员思考和建议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为提高建言资政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政协委员是一个最能读书又善于读书的群体,面对新时代新问题出现本领恐慌时,读书是缓解或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叶小文认为,“2000多名委员一起读书,借助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交流创作,起到了读书通变、边读边干的作用。”

带着问题意识的委员读书,不管是读书选题,还是写书内容,都是从小切口透视大时代,看似微观实则反映家国情怀。正如叶小文谈到“读书漫谈群”之“漫”时所说的那样,不是胸无点墨之辈的信口开河,更不是“小人长戚戚”的唠叨碎语,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委员们归来的心系天下之言,是各地翘楚、精英们的“聚会讲切”,自然常常是直抒胸臆而纵横捭阖,厚积薄发又信手拈来。

《易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太极阴阳的哲学体系,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根干,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精妙的思维智慧吸引着历代学人不断研习阐发。《易理人生》的作者、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从《易经》研习这个“小切口”出发,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等透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卓然有成。

“几千年间,易学思想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生哲学。学习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精读细研经典,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要和人的生存、生活、生命联系沟通起来,科学求证、辩证思考,方能汲取精华,增益智慧。”研习了《易经》达几十年的张连珍,受到委员读书的感发,将自己的体悟写成241篇(则)随想文字,陆续发送到读书漫谈群中,《易理人生》就是由这部分内容加上她在南京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综合整理而成的。

张连珍的研究不是书斋型研究,而是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特点。她请教各行各业大家,联系国家大事、社会实践以及人生体验,在对《易经》作富有时代特色解读的同时,对《易经》所蕴含哲思又有新的体悟,特别是对《易经》的变化观、阴阳观、物极必反思想、错综复杂思想、万物交感思想和时中之道等6个方面。比如在探索《易经》阴阳之道与和谐社会关系时,她认为,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包括人自身的身心和谐。这与《易经》阴阳之道所强调的“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或对待”“阴阳交感”“阴阳平衡”“阴阳相济(刚柔相济)”“阴阳互推(转化)”观点是相通的。又如对于《易经》中物极必反的思想,她开始深思如何做到居安思危、否极泰来,并结合现实案例启迪今人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忧患意识、要促进和谐。

随着委员读书活动的深化,带着问题意识读书,让读书群里不仅有讨论还有辩论,不仅有交流还有交锋。去年年底,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在读书漫谈群中,就中国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主持的大讨论,就是一次难得的试水,也是发挥协商民主、凝聚委员共识的生动实践。“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寄宿制管理的利与弊”“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应不应该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等别受关注的议题,在正反方辩论中展开。这次长达数日的“辩论”,有多达数百位委员发言,20余位委员深度参与。《家庭教育何为:全国政协委员谈》就是此次辩论的重要成果,真实地呈现了委员们的教育观点、系统思考与家庭教育故事。随着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公布,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体会到,以上辩论的小问题背后,其实都是关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

在此次辩论中,朱永新看到,委员们在交流交锋中迸发思想火花的同时,也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他相信读者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何为:全国政协委员谈》一书,“从委员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得到启发,看到优秀何以炼成,优秀又何以传承,亦可从委员们围绕家庭教育的辩论中感受到协商文化的魅力。”

精彩阅读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不仅应该自己热爱读书,也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模范。

突出民法典的生活化与实用性、易读性和普遍性,真正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书香浸润百姓心田。

注重外溢效果 书香浸润社会促进履职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不仅应该自己热爱读书,也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模范。”朱永新表示,政协委员多是各行业的领导和精英,一举一动广受关注,委员们热爱读书,成为大众身边的“阅读推广大使”,将会在全社会引领阅读风尚。同时,通过出版各类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等固化读书成果的活动,让大众既能直观了解委员们读书的过程,也能领略委员们因读书而产生的深邃的思想、智慧的火花,这会对大众产生强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令他欣慰的是,全国各地读书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委员读书成为全民阅读中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书香远播,熏陶着社会书香。

委员读书活动的外溢效应,不仅在于其本身,还在于其转化成果在社会上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不同主题的读书活动,形成、传播的成果各不相同。《家庭教育何为:全国政协委员谈》,就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教育共识、传播教育常识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社会对于教育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没有把一些教育的常识变成共识。期待这本书能够被更多父母、老师、教育管理者读到,其中观点,哪怕大家能认可五六、做到一二,也是委员读书活动非常可观的外溢效应了。”编者代表朱永新说。

《学好用好民法典(上)》更是“以案说法”,“让民法典走到百姓身边,走进人民群众心里。”作者代表吕红兵介绍,《学好用好民法典(上)》按照“把准政治方向,强调内外有别,尊重传播规律,稳步扩大影响”的原则,集群中读书的深度与网上传播的广度之大成,按照民法典体例铺开,以经典案例为切入点,围绕其所涉法律问题,从委员导读、名词解释、问题解答、讨论交流等多角度渐次展开,以图表文并茂、案例原理兼备、故事人物一色、法条释义齐飞的形式,在释明阐意中把握亮点特色、厚植法治观念。“突出民法典的生活化与实用性、易读性和普遍性,真正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书香浸润百姓心田。”吕红兵阐释。

因此《学好用好民法典(上)》选择贴近百姓大众的民事制度,聚焦最关联社会生活的法律条款,从身边事引申,以经典案例释明,把1260个法条转化为50万字左右的一篇篇小文:《“苟晶们”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能依据民法典维权吗?》《少年打赏女主播,此钱可否要的回?》《“月亮土地”和“虚拟货币”,民法典保护吗?》《疫情来了,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等,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方式,让读者领悟立法精神,坚定法治信仰。

《学好用好民法典(上)》的编撰与出版,让吕红兵深切感受到,“读书是读有字之书,履职是读无字之书,读书与履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读书促进履职,履职涵养读书。”

2021-11-01 王小宁 张丽 ——政协委员读书笔记系列图书首批出版成果作(编)者代表访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4587.html 1 书香有“溢”结硕果 14,58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