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域间外贸合作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区域间外贸合作的主要因素是:
省际贸易壁垒较为严重。我国省际贸易壁垒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有较明显行政特征,不利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区域间难以实现合理分工和规模经济。
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
地区间对接机制有待完善。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对接机制不完善,产业转移手续较烦琐,加重企业负担,导致产业效率不高。
为此建议:
一是以省际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商品自由流动,稳步提高省际贸易占比。省际贸易占比越高,国际贸易出口可能就越多,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努力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不断提升外贸竞争力。
二是以外经促进外贸发展。外资企业是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动力。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优势,引进外资企业,推动地区外贸发展。依托现有外贸合作平台,如中非贸易论坛、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推动转移产业“走出去”。
三是以合作促进产业转移。健全地区间合作机制,减少地区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完善对接机制,简化相关手续,提高产业转移效率。
四是以园区促进承接能力提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紧紧依托现有国家级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区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完整产业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