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施一公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路是走不远的。偏偏基础研究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沉淀,需要有持续不断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研究者终其一生专注于某一领域,才有可能收获成果。
遗憾的是,基础研究至今仍是我们的短板,我国各项科技指标已经世界领先,但真正世界级的原理发现、原创突破却屈指可数,这与我们文明古国的历史是不相称的,与我们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是不相称的,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我认为,决定基础研究发展水平与潜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人才”。这个“人才”特指各行各业各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我们的科研人员整体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真正处在世界科学技术金字塔尖的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在大力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继续大力引进国家急需的各类顶尖人才,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
第二要有长远眼光。对于理论和概念阶段的基础研究来说,平均只有3%的成功率,走到成果转化那一步大约长达20~30年的时间。这就需要政府、社会方方面面都要多一些耐心,评价指挥棒不能追求“短平快”,对基础研究的资助要持之以恒,保持稳定性,让更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敢于在某一领域深耕,最终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我们也不能单一地数论文、数项目,而更应该相信顶尖科学家基于对该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洞察作出的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阶段,在科技领域进行一些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但也不宜操之过急。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坚持系统观念来思考问题,“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深圳特区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之一,对于科技领域的改革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借鉴打造科技改革特区,在小范围内打破常规给予特殊政策、构建特殊机制、打造特殊空间,通过改革来做增量,以点带面推动形成真正符合基础研究规律、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