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实地体验 亲身经历

提升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影响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1月26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李冰洁

“一二一,一二一……”在瑞金中央苏区旧址,一群只有七八岁年纪的“小红军”,身着红军服装、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红军烈士纪念塔。

“加把劲儿,就快到山顶了!”在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王母寨垭口下,“红军战士”们正奋力向上攀登着,绿色的高山草原上,红色党旗下的他们格外夺目。

“1938年4月,鲁艺在延安成立,到1945年11月,培养了2000多名学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一大批经典艺术作品……”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内,学生们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道。

以上的场景,都来自长征沿线红色旅游教育的现场。记者了解到,红色培训和研学是近几年推动红色旅游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凸显教育功能等做了明确要求。

四川省整合现有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和各级党校资源,在今年3月正式成立了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包含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凉山彝海结盟分院、甘孜泸定桥分院、雅安夹金山分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5个院校,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殿堂”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四川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翻越夹金山、极限挑战之路”就是雅安夹金山分院的实地教学项目之一。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说的就是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的经历。记者随全国政协“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党外委员考察团调研时,从雅安夹金山分院出发,车子顺着宝兴河东岸一路向北,被雪白了头的夹金山在前方时隐时现,即便新修的公路很平坦,但顺着险峻山势而行依然蜿蜒曲折,70公里的路程用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起点——被称为“红军小道”的山路入口。

据介绍,这条路全长约30公里,平均宽0.3至0.4米,从夹金山脚头道水沟起,依次要经过牛棚子、筲箕窝、一支箭……终至夹金山王母寨垭口,海拔差约2000米。当年中央红军大部分战士来自南方,从未经历过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翻越夹金山成为他们长征过程中最艰苦的一关,也是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

现在,这条小道不少路段还保留着原风貌,依然是崎岖陡峭、路面湿滑,实地研学就是沿着这条故道徒步行走。雅安夹金山分院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之前组织教职工体验翻越夹金山时,在有保障、有准备、目的地和路线明确的情况下,到达夹金山五道拐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也用了5个小时,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老师完成的。

按照当年红军向导马登洪的回忆,部队清早出发,约午后2点抵达五道拐。但是他们衣衫褴褛、粮食短缺,有些战士只穿着一双草鞋,忍饥饿、克疲劳、踏积雪,仅用了6个小时就到达五道拐,足见战士们的意志力是超乎常人的坚定。

时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的伍修权回忆,“开始说走100步就停下来喘口气,以后改成50步休息一次,后又改为30步休息一次,再也不能减少了,走不动也得走,否则就只有永远躺在这里。”最终,中央红军用了7天时间翻越夹金山,这几乎是红军长征中行军最慢的一段。

“截至2021年6月,雅安夹金山分院已举办培训班945期、培训学员4.8万人,学员来自江苏、海南、青海、内蒙古、广西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院工作人员说。

“我们也学着磨豆子、打草鞋,体味着是怎样的一种信仰力量,支撑红军战士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只有‘神仙’才可翻越的大雪山。”“短短几天的培训,就让我们感悟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信念铸就的那份时代责任和无畏担当。”每一期的学员都在实践教学中感受深刻。

在四川,长征沿途各重要节点常能见到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的牌子。“学院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按照‘串点成线、区域成环’的思路,将全省各主题纪念设施、革命遗址遗迹、特色现场教学点和配套设施整合服务与学院教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负责人介绍,为了在新时代弘扬好长征精神,学院打造了四渡赤水、彝海结盟、飞渡天堑、懋功会师、雪山草地等不同主题、独具特色的30余条精品教学线路,140余个现场教学点位,组建了45人的长征文化专家顾问团和外聘师资队伍,开设了200余门特色教育课程,形成覆盖全域的红色教学网络。

2021-11-26 李冰洁 实地体验 亲身经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767.html 1 提升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影响力 15,7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