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中藏有一根难啃的“硬骨头”,会带来巨大的风险。70岁以上的人群中,70%的女性与93%的男性得冠心病都与它相关。导致血管内这根“硬骨头”的就是血管钙化,即斑块。
斑块有两种:一种是软斑块,另一种是比较硬的斑块。硬斑块也分为两种:普通的硬斑块叫作纤维性斑块,在胆固醇的上面有厚厚的一层纤维帽,对胆固醇起到一定的保护性的作用,所以轻易不会破裂,它是比较稳定的斑块。还有一种“升级版本”的斑块像骨头一样,一方面会导致血管腔非常严重的狭窄,引发心绞痛等症状;另一方面普通的球囊扩张不起来,甚至会导致球囊扩张的过程当中出现球囊的破裂,更严重的会导致血管的破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心衰,心脏变成“铁石心肠”,自己还全然不知。升级版斑块不但会使血管变硬,失去弹性,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同时还会引发特殊的高血压。导致这种升级版硬斑块的罪魁祸首是钙盐沉积,除了血管壁上,钙盐还会沉积到牙骨骼、肾脏,导致骨质疏松、肾结石。
血管钙化与年龄、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肾脏疾病紧密相关。90%以上的老年人都会有钙化,血管钙化与年龄相关,是一种退行性问题。过多的胆固醇会促进血管发炎,血管发炎后会分泌一些产生钙质的细胞,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钙化的斑块。高血糖会引起血管发炎,与高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发炎导致血管钙化的原理类似。肾脏疾病和甲状旁腺类的疾病会使血液中的钙浓度增加,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多余的钙质就会沉积到血管的中膜层,引起血管钙化。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血管是否有钙化,可以做以下三个测试——
看手脚。用手电筒照手指头,如果指头红润表示健康,颜色暗淡发白预示血管钙化。大脚趾汗毛突然减少,预示血管钙化。
血管年龄计算公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数值<4,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低;如果数值≥4,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建议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测骨密度,即跟骨超声。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都是慢性的炎症反应导致,得骨质疏松的人多数有血管钙化,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相伴而生。测骨密度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把脚放在仪器上,就会得出骨密度T值(T值小于-2.5时,诊断为骨质疏松)。如果要精确诊断冠状动脉是否钙化,建议到医院做冠状动脉CTA。
(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 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