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黄振翔:服务冬奥 我们准备好了!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3日   第 09 版)

志愿者在赛道准备区扫冰作业

志愿者在开展赛道巡查工作

志愿者实地踏勘培训

本报记者 刘圆圆

“北京冬奥会,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欢迎大家来到‘雪游龙’,见证中国雪车雪橇运动的发展。”拨通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志愿者经理黄振翔的电话时,他还处在测试赛结束后的居家隔离期,但谈起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黄振翔却状态在线而又信心十足。电话中他所说的“雪游龙”,正是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中国第1条的雪车雪橇赛道。

继今年2月“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首场测试赛之后,10月5日-11月21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迎来下半年长达49天的测试赛,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730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进入场馆训练、比赛。黄振翔带领176名志愿者为保障测试赛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实现了“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目的,为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奠定了基础。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志愿服务共涉及体育、媒体运行、语言服务等16个业务领域,服务岗位包括运动员指引、竞赛信息记录、赛道巡查、语言翻译等。其中,雪车雪橇比赛是户外项目,相当一部分志愿者的工作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比如赛道巡查岗位的志愿者,要时刻监测是否有异物进入赛道,并及时报告。雪车雪橇项目的比赛时速都很快,一旦有树枝等异物进入赛道,就可能对运动员造成危险。”黄振翔说,11月初的测试赛期间,延庆白天的户外温度最低已到-9℃,阵风八至九级,站在户外,基本上15分钟就冻透了,而整个赛场又比较大,赛道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垂直落差达121米,最长距离1975米。从兼顾场地距离和人体耐受两方面考虑,户外志愿服务岗位约30分钟轮换一次。为了让志愿者们以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黄振翔在后勤保障上可谓花尽心思,“我们为志愿者们准备了各种御寒设备,包括暖宝宝、姜糖水等,对于戴眼镜的志愿者还有防起雾湿巾。”

相较于以前奥运赛事的志愿服务,黄振翔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最大挑战来自疫情防控。“现在全世界疫情防控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2017年开工建设时,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正常场馆运行建设的,当时没有那么多防疫分区。现在场馆内部的防疫分区和行动流线非常多。”黄振翔说,在志愿者培训和志愿者岗位分配等方面已经充分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因素,在志愿者通用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了疫情防控的专题培训,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岗位的志愿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进行进一步指导,同时通过现场指演示和实地踏勘,对场馆内部的防疫分区和行动流线等重点内容进行更加精细的培训。

作为志愿者经理,黄振翔在筛选志愿者时,对每个参选者都问到“怎么看待参与志愿服务存在被感染新冠肺炎风险”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大体有两个方向:一些志愿者表示,冬奥会是我们国家的大事,虽然可能有感染风险,但愿意承担责任,冲到一线。另一些志愿者则表示,对我们国家疫情防控的举措、政策很有信心。”每次想到志愿者们这些铿锵有力的回答,黄振翔都非常动容,也让他为带领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伍而骄傲。

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其实是黄振翔第二次成为奥运志愿者。“13年前,我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三学生时,就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成为一名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当时服务于奥运会和残奥会注册与制服发放中心。”黄振翔说,从2008年到现在,他感受到人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在黄振翔看来,成为一名志愿者不仅要有饱满的热情和端正的工作态度,还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

说起雪车雪橇运动,黄振翔坦言在我国还不够普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冬奥会期间主要有雪车、钢架雪车、雪橇3个大项、10个小项的比赛,这里将产生10枚冬奥会金牌。”黄振翔说,这几项运动都属于竞速运动,对于很多喜欢竞速比赛的观众而言,一定会充满了感官享受。“其中雪车运动速度最快,可以超过130公里/小时的时速,也被称为‘冰上F1’。此外,各个国家的雪车车身都自带亮点,或车身炫酷,或带有国家精神的标志,很有看头。”

作为冬奥会志愿者,黄振翔不忘在各种场合普及冬季运动项目的常识。“我在给志愿者做培训时,也常常告诉他们,作为志愿者不仅要服务好本届冬奥赛事,也要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更要成为冬季运动的推广者、普及者。”

2021-12-03 刘圆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130.html 1 黄振翔:服务冬奥 我们准备好了! 16,1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