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15日   第 09 版)

全国政协委员 崔田

主持人 王京清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科技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科学精神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需求。

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同时,离不开弘扬科学精神。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又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动力。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纲要》强调要“弘扬科学精神”,突出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纲要》指出,到2025年,我国国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国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到达25%。并且在“十四五”期间分别实施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5项科学素质的提升行动,包括: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技信息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量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国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

贯彻落实《纲要》的部署是重中之重,如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倶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将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育人链条。

在育人方面,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教师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科学精神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坚定教师的教育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把好教师教书育人的定力。要建立联合培养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育人链条,全部纳入到科学精神的培养体系当中,打造合格的优质师资队伍,担负起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学知识、创新创造知识的重任。

学生层面: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着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能放松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可以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未成年、青少年阶段以及青年阶段。

在未成年和青少年阶段,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未成年和青少年阶段正是探索世界、感受世界、培养科学兴趣的大好时机。科普对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青年阶段,一要着重培养求实和求是的精神。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华,也是科学研究的铁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王阳明说:君子之学,唯求其是。实事求是、追求科学真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二要培养科学的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质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的要义,也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是产生科学创造的先决条件,科学的质疑是一种创新精神,没有科学的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创新。三要培养实证精神。实证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真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科学知识是以观察、实证为基础的知识,理论必须永远为新的观察和实证所证实。”实证精神是一种尊重事实的精神,它要求认识不仅以事实为基础,还要突破“眼见为实”的误区,不接受任何未经实验验证的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情怀。宽容精神是追求真理所需要的,宽容可以造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助于涌现出新思想和新理论。

当前中国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发展科学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个大国推动世界科技进步、为世界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担当作为,扛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定党指引的方向,为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

2021-12-15 崔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662.html 1 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16,6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