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

——河南省政协专题视察建言食品产业发展小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你家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河南元素”——火腿肠、方便面、速冻水饺、面粉、调味品等农副产品的身影。

作为河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支撑产业,如何打造“国人厨房”,让大家吃得安心,一直是省政协关注的重点课题。12月14日,围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省政协副主席谢玉安带领部分党外委员及省直有关部门,深入企业详细了解运行状况,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牛奶的生产全过程。”走进蒙牛乳业,通过透明的观光走廊,自动化生产车间一览无余,这里还是河南首个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工业旅游”的概念令视察团耳目一新,大家认为,社会大众走近食品生产线,既满足了好奇心,也是对生产质量的一种监督,是食品产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

氤氲着浓浓的麦香味儿,视察团走进了天香面业生产车间,这里日处理小麦1800吨,有优质面粉、山药挂面等20多个品类,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立足优势资源禀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食品强省建设。”谢玉安表示。

从“四大怀药”、食品调料、固体饮料到面粉生产,视察团一路走着、看着、议论着,思考着“国人厨房”如何更开放、更时尚、更有创意、更有效益。

“品种、品质、品牌”,省政协常委章锦丽认为,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推进高成长企业培育,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持续加强宣传推介,推动全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常委郭立魁表示,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要积极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产学研用平台在企业搭建,鼓励产业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省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餐桌经济的市场空间潜力无限。”省政协常委、好想你公司总经理石聚领将一颗红枣裂变为亿万级产业,对食品行业感情颇深。他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统筹食品产业发展,打通上下游,并设立专项基金,提升食品产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要坚守产品质量,以大数据赋能食品产业,丰富产品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切实把‘中原粮仓’提升成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谢玉安强调。

2021-12-21 王有强 靳燕 ——河南省政协专题视察建言食品产业发展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966.html 1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 16,9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