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新大兴 新国门 新未来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刘彤

作为首都“南大门”,北京市大兴区度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生物医药基地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500亿元,全国首个氢能交流中心、全球最大加氢站均建成亮相,地铁8号线大兴段、京雄铁路大兴站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全面建设“健康大兴”……

12月13日至16日,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听取讨论大兴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感慨万千。因为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情里,不仅彰显了大兴区委、区政府的胸怀大局、心系百姓的决心和勇气,也饱含着全体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履职尽责的智慧和力量。

本届新委员邓超是土生土长的大兴人,工作在新航城公司,负责临空区和自贸区的投融资服务、对外合作和城市运营保障工作。此次政协全会上,邓超建议要围绕“新大兴·新国门”的理念打造大兴新的消费名片。在他看来,这是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 “五子联动”要求的重要一步。“在产品策划方面,可以通过数字赋能、文化植入和跨界融合,开展新品牌、新服务、新业态、新场景的‘四新’培育。”

过去的五年,大兴区政协创新履职形式,持续开展“委员走基层”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们围绕促进知情明政、把脉村镇建设、助力精准帮扶、集中反映民意、助推攻坚克难五大主题走访调研、建言献策。

连任的区政协委员安博对此再熟悉不过,他曾多次参加“委员走基层”活动,从本职工作着手,自主创新大兴区“镇街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并将科技赋能安全管理,带领员工多次免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科普安全教育,讲解安全应急逃生知识。“政协委员并不是一个空职,要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发声、为群众代言。”安博说。

新国门,必然要有新气象。

曾经,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度无法满足南城人民的期待。不过,近几年大兴人民频频得到好消息——新改扩建学校45所,新增学位3万个,幼儿园普惠率达96%,引入清华附中、101中学等15家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正式落户大兴,钱学森实验班也落户大兴一中。

区政协委员王宁介绍,今年9月大兴一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全体师生感到无比自豪。“办教育,就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将继续发挥教育集团的优势和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吸纳带动区域内部分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今后围绕‘双减’政策,大兴一中会加强教育集团的课程建设,关注普惠课程、兴趣课程、特长课程、拔尖创新类课程,探索学生集团内游学和教师在集团内的流动。”王宁说。

正值换届之年,老委员畅谈新期待,新委员期盼新作为——区政协委员李光熙建议要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大力挖掘大兴体育资源,丰富老百姓运动形式,增强人民体质;区政协委员常晟呼吁,以人才梯队培养的方式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教育人才缺乏的问题……

“凤凰展翅在南城,风生水起看大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委员们憧憬着新国门的新未来。

2021-12-21 刘彤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970.html 1 新大兴 新国门 新未来 16,9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