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崔吕萍
“年关”年年有,但今年中小微企业要面对的年关,似乎比往年难度大了一些。
当前中小微企业之困,是否可解读为中小微企业大洗牌已全面启动?
金融要扮演好“雪中送炭”的角色,需要注意什么?又存在哪些短板?
面对市场主体当前困难,我们如何理性判断大势与自身发展规律?
围绕上述问题,多位业界人士谈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还有进一步下放的空间
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其中不乏“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超出预期的“大招”。
“明年我国双稳(即稳经济、稳社会)的关键,就是要稳住中小微企业。当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压力的承担者也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在供给的短期冲击上,由于今年工业品、能源原材料的大幅涨价,导致中小微企业成本大幅提升:在产业链合作当中,中小微企业以下游和配套型企业为主,价格传导不畅,压缩了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从市场需求看,特别是服务业需求滑坡对中小微企业产生了压力。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当前面临的困难,还是明年实现双稳、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经济社会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都是非常及时必要的。”全国政协委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于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政策安排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将对于中小微企业过去专项的补贴政策,转化为常规化的金融扶持政策,体现了长期的政策导向。
二是落实了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激励政策,提出了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补贴的制度,解决了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时的成本压力,避免挫伤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积极性。而补贴力度之大,客观上也解决了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的激励机制问题。
三是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资信评级和信息共享难的问题。打通各部门信息,形成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一基础上地方政府加大企业增信服务,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透明度,提升金融服务积极性。
四是加大扶持“专精特新”力度,规范了产业链上大中小微企业的关系,保证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当中形成合法经营地位,形成稳定的经营链条。
从发展趋势看,杨成长认为,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未来有条件还可以进一步下放。
一是进一步促进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我国过去对企业收税,间接税过大,直接税过小,未来应建立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有得就交税,无得就低税,这应该是我国税收改革的方向。
二是促进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对大企业这方面我们做得不错,小微企业还需要继续引导,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推动中小微企业经营专业化、信息透明化、内部治理水平更有效。
三是要规范中小微企业和龙头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弥合地位天然不对等的问题,防止大企业将成本向中小微企业转嫁,建立示范性的合作关系。
四是要适度扩张“专精特新”企业的范围。不仅是制造业,服务业里也有这样的好企业,比如很多餐饮养老企业同样有特色、很专业。
要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必须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要点,就是房地产行业。用全国政协委员、中指研究院院长莫天全的话说,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重要市场之一,带动影响着几十个产业,不仅有可交易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定调‘房住不炒’,同时强调了‘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些表述具备明显的导向性。我认为,主基调是房地产市场要平稳发展,不能大起大落,这与过去几年主基调相符。而近期房地产发生的问题只是个案,长期发展仍然稳定良好。”莫天全这样表示。
“对于企业来说,粗放发展的氛围早已过去,大家都意识到垄断会让市场变得低效,要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就必须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因此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就需要提上日程。就房地产这个行业而言,我们也已经观察到,包括北京、成都、西安等少数城市,个别二手房中介公司,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50%,这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很有可能带来价格和成交量的不稳定。而国家反垄断,就是为了给市场发展的长期进程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莫天全这样说。
面对问题不仅要算细账,更要看到当前的困难不具系统性
“可以说,成本上涨太快、疫情对中小企业正常生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是当前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各领域均不同程度存在痛点堵点,其中账款清欠、融资领域的痛点堵点问题最为突出。中小企业对政府帮扶的需求,突出集中在‘提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资金成本’上。”谈及此,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缪荣表示。
上个月,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约有1/3的中型企业销售收入不同程度减少,有61.84%的小微企业销售收入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同比下滑10%以上的小微企业占比多达53.95%。
据缪荣介绍,被调查企业中,有32.69%的企业成本同比增加了20%以上。大型企业有可能向中小企业转嫁了部分成本增长压力。
“小微企业受收入、利润双双表现不佳影响,因此也明显采取了收缩投资的策略,高达42.11%的小微企业新增投资减少了10%以上,投资信心明显不足。”这些企业的“被动局面”,缪荣很“门清”。
“总体上看,当前的困难可能是暂时的,不具系统性。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企业发展环境会逐步回归常态化,企业经营情况将会迎来整体性的改善。但也要对当前形势从短期化向长期化演变有所准备,适当准备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刘兴国表示,从政策角度看,针对企业诉求,建议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升企业应对挑战、抗击风险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推动新的市场主体持续涌现;继续深化刺激内需的相关改革,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企业供给欲望;引导企业以创新应对当前困境,通过持续创新来开发新产品,以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援企稳岗工作力度,确保就业稳定,以稳就业促进稳消费,以稳消费拉动稳生产。
“金融机构要做好小微企业风险分析,同时也要正确看待部分小微企业困难的暂时性,要看到小微企业的发展对全产业链畅通的重要影响。金融机构要对遭遇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要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小微企业,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而不是釜底抽薪。”刘兴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