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优化家校对话 赋能家校共育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2日   第 10 版)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呵护。图为12月12日,四川成都武侯区潮音社区的社区太空探索中心免费向民众开放,受到社区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新华社发

袁媛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焦点之一就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家庭与学校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双减”与家庭教育立法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视与迫切,更体现出国家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所作出的重要决策。

家校合作困境扫描:

家校角色功能定位模糊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教育场所。长久以来,我国大多数的家长因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与理解,形成对学校教育高度依赖的思维理念,家校合作也大多以学校主导,家长被动配合的传统教育模式。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业压力的减轻与校外学科补习时长的减少,周末的空闲时间随之增多,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空余时间成为家庭教育的必修课题之一,这也意味着家庭在学生教育中需要承担起原本该承担的责任。因此,重新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冲破传统家校合作模式成为当下及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家校合作共育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一方面家校之间的工作情感关系及双方的“共享理解”机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在社会“内卷”现象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疯狂鸡娃”“密集式育儿”等词语形象描绘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调研,探寻家校合作中的诸多痛点,以期进一步廓清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缘由,为家校合作效果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就家校合作实践层面而言,家校合作存在如何有效落实的问题。目前家校共育尚未形成整体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不同地域、不同学校间在家校合作实施方面良莠不齐,存在明显的差距。有些学校激活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元化且丰富的家校合作活动、进行了创新化的家校共育实践,而有些学校仍停留于单一传统的家校合作活动上,存在形式化、“局部热”、集体性活动为主导等现象,个体需求从而备受忽视,导致家校互动质量降低,从而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就家校双方关系而言,家与校诉求对冲,家校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完善的信任关系。自现代学校系统建立以来,“学校办学不需要家长”“家长素质低对学校有负面影响”等观念在一些学校中形成刻板印象,家长的角色处于弱化的状态。学校与家长在责任和边界等方面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如今家长的教育角色发生质的转变,从“配合学校”转向“与校协同”,从“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

就家校角色界定而言,家校角色承载的功能边界模糊。目前存在教师、家长之间对彼此角色定位认识不清的现象,很多教师做着家长该做的事,而家长却不得不完成着教师的工作。其实,家庭教育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学校教育也不应包揽家庭教育的责任,明确家校角色功能界定,实现家校合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从源头着手提升家校互动质量,最终实现两个教育场域的双轮驱动,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所在。

家校合作的路径建议:

主动对话 共享理解

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是通过参与主体理念融合、优势组合、资源融合,形成新的目标共同体、协作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面对家校合作的新形势与新挑战,用主动对话的方式弥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冲突是搭建家校高效合作环境的必然出路。

首先,家校双方要加强角色意识,在不断地沟通中积极探寻家庭与学校责任动态平衡。对学校而言,打破传统教育模型,有效建立与“双减”相适应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开设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确保学生在校内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优质学习,达到学有所得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负担和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减轻。于家长而言,要充分激发和调动自身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主动探索家庭教育的核心观点,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寻动态平衡,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并积极与学校、老师进行良性沟通。

此外,家庭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工程,而家庭教育转型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系统地学习和努力。为了缩小家长在参与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差距。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保驾护航之下,学校和各社会机构以家长为群体,开设与家庭教育方面相关的专业化培训课程,以帮助家长从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对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原有的、盲目性的或错误的教育认知。

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合作的渠道。在保障家长和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权益的同时,建立家校合作的情感关系和“共享理解”的机制。家庭和学校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平时不断地通过共同组织的活动来进行情感积累。学校可以请家长到学校来做志愿者,参与学校简单的管理及教学类的事务,以建立与家长的融洽生态环境为目标进行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家校之间应以民主协商为前提,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或借助培训等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提升对双方观点和立场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建立“共享理解”机制。

第三,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教学与媒介的深度融合,应重视对教师和家长的媒介素养培育。如今,以QQ、微信为主的“虚拟班级家园”已然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场域,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虚拟的线上班级群运营都对教师与家长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家长都必须了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事件发酵、舆情形成等方面的机制和特点,在享受线上便捷沟通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虚拟空间的交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联动大学、智库等研究型机构,发挥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增强在家校合作、家校社共育等与教育领域相关的科研研究。在家校合作的研究领域,“以研究为基础的政策制定”的国际观点值得我们借鉴。高校、智库作为进行家校合作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就家校合作在实践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家长的多重社会角色矛盾、家校合作多样化的现状、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型等课题探索研究具有极强的优势,可为家校合作未来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规划建议。

第五,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主动对话也离不开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努力。如今,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减”等一系列与教育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国家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面向教育现代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校合作也需要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搭建多维一体化的家校沟通平台,提升家校共育能力。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2021-12-22 袁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072.html 1 优化家校对话 赋能家校共育 17,0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