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全国政协常委 杜卫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 郭海瑾
■编者按:
近年来,美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日前,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讨论了美学、美育及美育研究如何关注现实,如何推动现代社会发展、重塑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等实际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一直致力于研究并推广美育教育,并有丰厚的实践经验。本期口述版邀请他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谈谈如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一
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之后美育工作也逐渐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但是,美育真正开始受到国家空前重视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
我们从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就可以看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写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确了美育的具体目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接着还对做好美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此“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形成。2020年,中办国办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美育的性质、作用、任务做了系统阐述,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5年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并对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做了整体部署。
国家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使得全国上下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热潮不断形成,学校美育工作的政策和舆论环境空前改善。
二
美育,正是在党和国家空前重视的大背景下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如何推进美育工作呢?
就我的经验来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美育通过审美和艺术来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这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美育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推进美育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学学科布局中还没有美育学科,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队伍尚未普遍形成,因此,大家对于当前我国美育的特点、作用和任务的具体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对实施美育有效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也不够,各级各类学校合格的美育教师还比较缺乏,一些地方美育教学和学生艺术活动的条件还比较薄弱,等等。基于这些情况,首要解决的是对美育的认知问题。
首先要理解审美和艺术的性质和特点,这就需要有美学思维。那什么是美学思维?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审美、艺术是人类在想象中把握世界的创造性方式,与大家熟悉的认知和实践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认知是用理智来认识世界,认知的发展是逻辑思维的发达;实践追求实际的利益,有具体的功利目的;而美育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通常,审美和艺术偏于感性,学生的审美发展是感知、情感和想象的发展;审美和艺术并不追求实际利益,具有无直接现实功利性的特点。一个人只有感性方面和理智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养成完整人格;一个人只有超越了个人私欲,才能养成高尚人格。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阐述系统美育理论的是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他是从达到人格完善的意义上来论述美育的。
我国引进美育以来的百余年也都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阐述美育,并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学校美育工作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审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
如何实现学生的审美发展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但它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专业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从事艺术创作、表演和研究的专业人才,而普通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就拿中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主要是提高他们对高雅艺术的兴趣、欣赏和理解经典艺术品的审美能力,以及有品位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而人文素养,主要是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超越私欲的宽阔胸怀和超越世俗的精神气质。对于大学生来说,审美和人文素养层次理应更高。这种通过学习高雅艺术养成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实际上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坚实而真诚的情意基础,也是高品质生活的人格表征之一。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艺术教育为什么能实现这些目标呢?
优秀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生动记忆,体现了杰出的审美创造,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意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理想教材。选取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艺术作品,能够使学生学会欣赏艺术,懂得审美,能够判别艺术品的优劣,并由此学会欣赏自然景观。
有些优秀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人保守、庸俗、腐败等特征,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描绘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些经典作品极具创造性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部分真实样态,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认知水平也超越了同时代的论著。
有些经典艺术作品思想性不突出,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品味的好教材。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景生动,如在目前;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纵横交错,远近相接,动静相宜;而且炼字精到,对仗工整,无一字关情,却句句含有情思。
学生长期接触优秀艺术作品,耳濡目染,积累审美经验越多,审美能力也就越强,而且还会渐渐地变得趣味高雅、气质优良。当然,作为美育教材的艺术作品,必须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经典作品。艺术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文化活动,经典作品是人类创造力的显著标志。通过学习优秀艺术,能够发展学生创造性知觉和想象能力,丰富他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作用是其他各种教育形态所没有,属于美育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
这些年来,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在学校的艺术课堂上,学生往往“无感”,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情感体验。比如,学习一出戏剧,只是对课本台词的朗读理解,没有真正实践。
我们知道,美育的特性和独一无二的作用都要求美育教学过程必须有情感体验和想象,而不是用一般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法,这是由美育的特殊规律决定的。没有学生情感体验的美育当然不会有效果,只有通过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进入艺术作品,获得审美经验,逐步发展审美能力。也只有通过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深入的情感熏陶,优秀人文基因才可能深植于学生内心深处。所以,普通艺术教育不以艺术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为重点,而要重在通过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和想象中体验经典艺术作品的审美和人文内涵。
当然,不可或缺是的,艺术教育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拥有凭借想象自由创造的兴趣和习惯。这就要求艺术课堂不仅有鉴赏,还要有实践,让学生投入艺术实践,用歌喉、乐器、身体、笔墨油彩等自由探索,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源自健康丰厚的个性,美育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艺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艺术鉴赏中独立观察、体会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艺术表演和创作中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特别要防止学生简单重复书本的解释和模仿艺术老师的风格。
显然,这对艺术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艺术是具有深刻育人价值的。艺术活动看似随性自由,实质上是有一定形式规范的。艺术家必须掌握一定时代、一定文化中形成的形式规范才能进行创作,而欣赏者也只有了解这些形式规范才能深入理解艺术品。
比如,西洋绘画讲究比例和透视,而中国山水画则注重笔墨和构图,这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绘画形式规范。这些形式规范似乎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实际上包含着不同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艺术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一个人如果长期受到特定艺术形式规范的熏陶,他的艺术感知方式、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就会深受影响。一个中国学生如果受过中国画鉴赏教育,那么他在观赏山水时所看到的往往是按照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和构图“裁剪”过的景色。同一个月亮,在中国人和欧洲人的眼里是不同的,对月亮的感受就更不一样,这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所致。
美育通过优秀艺术品长期的熏陶来塑造人们的感知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心灵,这就是美育内在特殊的育人机制。由此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深刻含义,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植入优秀人文基因的教育过程。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历,我深感,美育的这种独特的育人机制,特别是对于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十分重视对某一门艺术独特的表情达意语言的教学,把对这种艺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每一门艺术都由于其所用媒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情达意语言,像音乐是音响语言、舞蹈是肢体语言等。但是,音乐的音响语言不等于音响,而是音响织体,也就是对音响运动适当的组织;舞蹈的肢体语言也不等于肢体动作,而是对肢体动作适当的编排。各种艺术语言都是在长期艺术实践基础上,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系统的形式规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和人文意义,而艺术家的创作正是运用了这一套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理解也必须首先要读懂这套语言。艺术语言是艺术形式规范和艺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中介,通过艺术语言,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被有机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学生掌握了这套语言,也就学会了通过艺术语言理解艺术品和创作艺术品的方法。
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都离不开特定的艺术语言,不懂某一门艺术的独特语言,也就不可能说懂这一门艺术。因此,美育教学必须把艺术语言的教学列为最基本的内容,要防止孤立地教授艺术技法,把技法教学与艺术语言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由技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