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在“合作对话”中“减负提质”

——北京市朝阳区“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实践白描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9日   第 09 版)

在“合作对话”式课堂上,学生不仅会解题更学会解决问题。图为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的科学课上,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做单摆实验。

本报记者 张惠娟

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在学校、核心在课堂。日前,记者走进课堂,解锁“双减”背景下,北京市朝阳区“合作对话”式课堂上教师、学生实现“双成长”背后的密码。

变革课堂文化,构建“合作成长共同体”

“同学们好,今天大家要跟着陈老师一起探索解决分数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段生活中的视频,看看你身边有哪些分数问题……”这是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课伊始,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的青年教师陈赫借用一段学生跳长绳比赛的视频情境直接导入教学主题,以唤醒学生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及师生、生生、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对话,深度理解“份数”与“分数”的关系。在最后的实践拓展环节,校园内花圃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引发学生的好奇。陈老师借用孩子们熟悉的环境情景中的向日葵为素材,让学生自己提出所发现的分数问题。整节课,老师没有站在讲台上,基于问题以“合伙人”的角色,以平和真诚的态度来和学生“合作对话”。在放松、真诚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实现了“同频共振”。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合作对话’课堂致力于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尊重、合作、对话的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成长共同体,双方采取‘对话’的方式,就某个、某类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建立或完善共同体成员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作为“合作对话”式课堂课题的首批受益者,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校长李玮尝到了“合作对话”式内涵探索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甜头。

国美分校是一所位于普通小区内的配套小学。随着发展,制约学校持续发展的因素逐步显现出来——面对薄弱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如何发展?在教育资源整合时期,学校如何生存?在这种生存困境的背景下,2017年,学校成为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牵头的“合作对话”课题第一批三所实验校之一。

学校在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单一的重“知识教育”向综合的“育人教育”的理念转变。不仅如此,在“合作对话”课堂的实施中,教师进一步淡化“讲”的角色,课堂上尊重学生每个个体的发现、引导群体研究。整个课堂教学流程表现为老师的“扰启[制造干扰,启发思维(编者注)]—发现—梳理—点拨—迁移”;学生也呈现了从“质疑—实践—内省(质疑)—思辨—提升”的成长路径。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合作对话”课堂也让这样一所小区内的普通配套校变得“不普通”。

突破模式禁锢,让老师找到职业幸福感

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在学校,核心在课堂。这成为“双减”背景下教育人的共识。

“作为教育人,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在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范式的路上,我们却经历了模仿的困惑。”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长王利如表示,和很多学校一样,他们曾“跟风”过很多诸如“杜郎口模式”在内的很多“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模仿带来短期教学行为改变的同时,也给老师带来苦恼,因为没有整个教育教学和管理文化的支撑,固定的模式禁锢了老师的创新,导致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小组无合作,导学案如同练卷子,只有练,没有导……”问题面前,她觉得十分有必要让教师从被动的模仿走向对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范式的主动践行。

在这个遇到发展困惑的节骨眼上,她遇到了王世元书记推出的“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课题,从高中部最薄弱的高三生物学科,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开始参与实验。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年后的高考中,生物学科实现了逆袭。“这坚定了我们扩大课题参与的范围与信心,第二年高中所有学科参与,第三年全校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所有学科都参与进来,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显著提升。”王丽如说。

更让王丽如坚信“合作对话”教育教学拥有无限生命力的是,“合作对话”课堂,变革了学校的管理文化,优化了学校育人群体的关系。“学校以平等、尊重、合作对话的方式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家长对话、与学区对话,打开了校园的边界,重构了教育的时空,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变得更有力。”王丽如介绍,“合作对话”课堂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老师从之前单纯地注重知识传授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传统教学中,老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浅层的教学;‘合作对话’式课堂上,要求老师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师生成为共同前行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带领学生不仅关注知识是什么?更关注为什么和怎么办?使学生不仅会解题,更学会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及综合素养。”王丽如介绍,这种课堂模式本身对教师的“对话”能力提出要求,“一本教案用三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老师们需要课前反复斟酌主题,精心设计对话活动,才能在对话过程中实现深度内省。这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抓手,打开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瓶颈和职业倦怠问题。

在“合作对话”中抓住“双减”工作的“魂”

随着今年秋季“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细,朝阳教育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双减”的本质是“减负提质”,它的主阵地、主战场在课堂,关键在课堂。

“简而言之,抓住了课堂这个‘牛鼻子’,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会、学得好,就抓住了‘双减’工作的‘魂’。”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郭玉林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评价他眼中的“合作对话课堂”,他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合作对话”课堂来得正是时候。

在郭玉林看来,合作对话教学的课堂,学生不仅接受知识,更是参与到了知识的创造过程。正如所展示的几节现场课,在提质疑、亮观点、寻办法的过程中,学生成为知识的亲历者、实践者。

“合作对话”课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朝阳区在落实“合作对话”课堂之初,就为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方法论和工具库。“合作对话”的方法论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论包括:扰启、内省、质疑、实践。学生的生长方法论包括:独立、追求、养控、审美。在具体实施中,朝阳区教育系统不仅明确地给出了不同方法论和工具的要义,对其基本要求、使用价值、功能等也都作了确切的表述。同时,给出了详细的使用步骤,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适合的选择。

如今,参与课题实验的校长教师们都达成这样的共识:课堂教学后的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简单的重复,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深化,是形成和塑造非认知要素的重要渠道,是实施个体生长方法论的重要载体。所以,朝阳区“合作对话”教学的作业有三种:一是工具性作业,着眼于理解与记忆。二是方法、技术性作业,着眼于知识理解与运用。三是内省与建构性作业,着眼于阅读、梳理与拓展。各中小学校依据校情、学情,进一步创新作业布置,促进双减落地。

为了给学校做好相关配套服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朝阳区实施了学校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备案制度,全区同年级教学进度统一、周课时总量统一、命题难度统一。同时,朝阳区还开发完成了一万余节课的线上课程资源包,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系统规范的课程为全区学校教学教研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学校有效落实“双减”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专业路径。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学校会要求老师们先做一遍,其目的是助力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同时,教师在布置面向全体学生必做题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选做题,让学生在“作业超市”中自主按需选择。校长全疆发表示,“双减”之下的作业,也不必全是书面作业,而应该适当布置一些动手实践、跨学科的作业,总之要体现有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不把作业当负担而是看作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作业就达到了“减负提质”的要求。

今年9月,王世元撰写的课题研究成果《理想教育文化建构:“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通过大量课例的梳理,让更多业内人士系统地看到了“合作对话”式课堂在改善教育生态方面的价值。“作为朝阳区的原创,‘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课题近3年来先后走进了12所实验校,有近400人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收集的实验校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说课文稿近400篇……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课题在区域教育中一步步由设想变为现实……”作为课题负责人,如今让王世元最为欣慰的是,朝阳区开展“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进一步促进教师、学生的“双成长”,加快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的“双提升”,为“减负”落地搭建了平台,助力学科发挥育人功能,助力朝阳教育“减负提质”,也期待这种探索能为全国层面推进“双减”工作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区域经验。

2021-12-29 张惠娟 ——北京市朝阳区“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实践白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397.html 1 在“合作对话”中“减负提质” 17,3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