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婷
▲▲▲▲
歌声,是历史的足音,更是历史的脉搏。
2021年下半年,《新闻眼》栏目用了半年时间、27个版面,聚焦党的百年风云,解码党的精神谱系,挖掘剖析了27首经典歌曲背后的珍贵回忆与难忘故事,奉上了我们对建党百年峥嵘岁月、辉煌历史的深情告白。从革命先驱、伟人领袖到以音乐为武器的人民艺术家,从践行我愿以身殉国的时代楷模、功勋科学家,到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党员,百年旋律洪流浩荡,这些或轻柔、或激昂,或澎湃、或内敛的音符,一起奏响了一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民族复兴的恢宏长歌。
一首歌能代表一个时代,一首歌能承载一段记忆,一首歌也是一部生动的党史教科书。
当我们吟唱着“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走进其中,百年党史赫然眼前: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也许壮丽,也许平凡,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用一生践行着最初的忠诚誓言,追寻着初心与信仰的终极答案。
每一首歌都是百年党史的一部分。回看这半年的思考、采访和写作的过程,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绝好的重温党史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荡涤心灵、审视初心的灵魂之旅。
从1921到2021,一百年,于世界历史长河不过倏忽一瞬,对历经苦难而凤凰涅槃的中华民族,则非同寻常。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
“百年旋律”系列报道呈现的一首首经典,吟唱的是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在真理引导下的觉醒,咏叹的是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进步,歌颂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与探索,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而从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成功密码——无论在哪个时代,共产党人追寻理想、为民谋福的决心从未改变,信念历久弥坚。
迢迢复兴路,熠熠民族魂。1921—2021,这是信仰创造奇迹的一百年。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再启新程,勇毅前行。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再一次,我们用“百年旋律”致敬每一个为初心和誓言坚守的共产党人。
(王慧峰)
▲▲▲▲
“那一年,我们想,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一年,我们说,当家做主挺胸膛。那一年,放声唱,我们走在大路上。那一年,放眼望,一幅蓝图绣春光。”穿越百年风雨沧桑,这嘹亮的歌声在新时代唱响,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融,一代代人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凝聚成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家作主挺胸膛
“从梁启超、孙中山,到李大钊、毛泽东,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际上是一个百年的梦,它甚至可以上溯到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复兴之歌》词作者、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王晓岭对记者表示。
这首由词作家王晓岭、作曲家印青联袂创作的《复兴之歌》,唱出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声,它最早由歌唱家雷佳在2011年的海峡论坛上唱响。
说起这首歌的创作思路,王晓岭告诉记者,歌词从百年前的时间节点出发,每一段歌词都描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希望用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画面感。“从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对中国未来的奋斗和信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儿女能在自己的国度当家作主、挺起胸膛,本身就是信仰的力量。”王晓岭表示。
“《复兴之歌》恢宏大气、澎湃激昂。歌者用歌声传递复兴的理想,用音乐激发团结的力量,传达高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豪情。”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教教研部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于美丽对记者表示。
《复兴之路》中描绘的历史,让她深深触动。1921年,在上海与嘉兴的13名新青年肩负使命、汇聚一堂,探讨救国之路,共商建党大计。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新青年们团结在一起,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燃烧青春之光、抛洒青春之血,为风雨如晦、暗无天日的中华大地带来了希望和曙光。
“百年沧桑巨变,延绵至今的是中国青年振兴中华的豪情,始终不变的是中国青年为国为民的大义。”于美丽说,回望百年光辉党史,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心、“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初心、“斗罢艰险再出发”的决心。
王晓岭出生于1949年10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在红旗下长大,与祖国同行,见证了七十多年来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晓岭表示。歌词中从“我们走在大路上”,到“一幅蓝图绣春光”,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带领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缩影。
而从旋律上看,这首歌的曲调是抒情式的进行曲,铿锵之中不乏柔美。“它既适合独唱,也适合群众合唱。雷佳唱得非常深情,情感很细腻,也有大气磅礴的一面。”王晓岭说。
这首《复兴之歌》一经推出,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有乐评认为,这首力作唱出了人民的呼声,是时代的主旋律,引发了每一个中华儿女期待民族复兴的心灵共振。而歌曲的宣传片取景古迹太庙进行拍摄,使其本身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与歌曲的主题交相辉映,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情。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软弱变为强盛,我们可以向世界扬眉吐气地说,我们不仅站了起来,而且要强大起来,昂首阔步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作家航宇看来,这首《复兴之歌》最打动人心的,也正是这种在今昔对比中体验到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对于王晓岭来说,“创作不能只坐在家里翻书本、查资料,必须到实地去体验、去感受才行。”20岁当兵入伍,这些年他一直坚持为党创作、为人民创作。尽管已经年过七旬,他仍然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外出调研采风,到基层一线体验生活。也正是深厚的生活体验,给他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源泉,他写出了《当兵的人》《当那一天来临》《阳光路上》《风雨兼程》等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音乐作品。
这首《复兴之歌》,正是他对历史与现今的思考、对新时代生活的体悟之下厚积薄发的产物,简单的语言,寥寥几笔,刻画出深刻隽永的图景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心怀着对时代社会的热忱,以高产的态势,创作出《看山看水看中国》《山笑水笑人欢笑》《边寨喜讯》幸福小康三部曲,《强军战歌》《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一起出发》改革强军三部曲,《西柏坡组歌》《雨花台组歌》《建党精神组歌》红色主旋律三部曲。
“复兴的大道上,人心所向。复兴的歌声,我要唱响。”歌词所表达的,正是亿万民众的心声,也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航宇对记者表示:“民族复兴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确实伟大。无论是农业、工业、国防、科学等领域,还是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神舟一次次上天,蛟龙一次次入海等等,都在展示中华民族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民族。”
在于美丽看来,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9500多万,这是我们复兴之路的中流砥柱。征途漫漫,历经无数坎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从建党之初开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信念从未动摇,从未放弃,我们始终坚信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泱泱中华要飞翔
“各族儿女心手相连,泱泱中华要飞翔,要飞翔”,这句歌词让眼前这位壮实的西藏门巴族干部占堆激动不已。
“我曾经是西藏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党的光辉照耀进高原,成立的西藏内地班,给了我去内地学习的机会,我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他满怀感激之情地对记者讲述,在内地学习的过程中,从中学开始,就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从进入内地班开始,我便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生活、学习。在党的温暖怀抱里,我完成了学业,最后我参加了工作。党的关怀,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从此后,我勤奋工作,不负党恩,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占堆说。
占堆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放弃了在内地的舒适生活,毅然回到西藏,为家乡人民服务。这些年,高原的烈日在他黝黑的脸膛上留下了抹不掉的高原红,他的足迹也遍布阿里、墨脱等偏僻之地。在这片高原热土上,他曾经因为帮助老百姓实现了脱贫,洒下过幸福的热泪,也为了在当地引进项目和发展产业积极谋划,倾注着滴滴心血。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中华民族找到了在这个时代正确的前进道路和领导核心。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的复兴之路。如今,全国各族人民已经坚定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定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占堆对记者表示。
一首《复兴之歌》,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无数听众那儿引发了共鸣,汇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一听到‘泱泱中华要飞翔’的歌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助推我们高歌向前。”航宇告诉记者,如今,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他也期待未来国泰民安,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破除思想的桎梏,攻克体制的弊端,冲出利益的藩篱,清除社会的痼疾,冲破世俗的困扰,改革开放创造了东方奇迹。旗帜引领前进路,今后我们还要以更大的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于美丽说。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占堆表示,作为一名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他要学好本领,干事担当,“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当中去,胸怀家国天下,矢志拼搏奋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