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2021年全国政协文博工作盘点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30日   第 11 版)

委员们阅读佛光寺殿前石柱上的文字

委员们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委员们在四川宝兴硗碛乡夹金山脚下的朱毛故居参观学习

委员们考察陕西大唐西市博物馆

本报记者 李冰洁

时光如梭,转眼2021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我国文博事业快速发展: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7月,博物馆会全国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研究部署了“十四五”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任务;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其中许多工作都体现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成果。

这一年,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开展“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并承办了同题双周协商座谈会;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综合保护和利用”自主调研,以“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为题组织党外委员进行专题视察。

人民政协报记者整理了2021年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履职活动,梳理出委员们围绕文博事业发展进行的相关工作重点。

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们对博物馆的关注热度也在不断提升,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提案。今年4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上海、陕西开展专题调研,并委托河南、宁夏两地政协开展协同调研。

5月28日,全国政协召开“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结合《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联系调研实际和当前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会委员、博物馆一线专家和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负责同志展开深入协商交流。同时,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也开设了主题议政群,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注体制机制改革

博物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我国预计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实现博物馆发展总体目标,离不开深化改革与创新。委员们建议,深化博物馆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探索管办分离模式,开展博物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试点,落实博物馆从业人员享受科技创新扶持的政策。在运营方面,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博物馆管理和运营,完善国有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博物馆可以围绕主业成立文化企业,各司其职、各守本分,既能保证博物馆形象安全,又能激发博物馆内在活力,从而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发现,如陕西大唐西市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委员们建议:统筹兼顾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设立,进一步规范和激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尤其优先鼓励设立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民俗特征、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

长期以来,出土文物移交问题成为文物系统司空见惯且难以破解的难题。通过对不同级别、类型博物馆的实地考察,委员们发现,随着近年考古机构陆续兴建考古博物馆,博物馆藏品来源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委员们建议: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出土文物移交规范化;加强行政管理,提升出土文物移交执行力;明确职责定位,发挥考古机构和博物馆各自功能。在不改变藏品权属、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文物藏品所有权、保管权、展示权(运营权)“三权”分置,推动博物馆文物资源以多种形式实现社会共享。

关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可期待的发展。

委员们建议,对博物馆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需求,应鼓励更多博物馆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推广博物馆之间对口支援、优势互补的成功经验。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加快对国内外相关经验调研评估,适时出台博物馆从业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动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进入法制化、可持续轨道。

推动高校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调研上海大学博物馆时,委员们发现,对标高质量发展特征及要求,高校博物馆仍存在场馆数量少、展陈数量少、参观人数少以及高校博物馆“边缘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凝聚高校博物馆育人力量。委员们建议,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行业管理范围,通过博物馆与高校、院所等教育科研单位合作,提高高校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高校博物馆专业化管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为博物馆培养更多人才。

博物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藏品征集、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图书出版,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支撑。而制约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研究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业务需求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

委员们希望重视提升博物馆专业人员素质、提高研究人员比重、加大专家型讲解人员的培养力度,有条件的应创办研究型博物馆。拓宽和优化博物馆国际交流路径和渠道,建立健全博物馆学、藏品管理、科技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等综合交流培训体系。同时,博物馆要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绩效核定和评价模式,鼓励博物馆建立健全科研奖励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创新团队、专业人才实施专项奖励。

关注博物馆创新活力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而博物馆繁荣景象背后,其现状与“活起来”还有一定距离。

在博物馆快速发展过程中,诸如立项匆忙、定位模糊、千馆一面、馆藏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委员们建议,统筹不同地域、整合不同层级、协调不同属性、促进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发展,地方和行业博物馆要紧密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围绕主旨做好相关文物的征集、整理与展陈,多建专题馆,切实在“专”与“精”上下功夫,突出专业亮点、细化展览主题、彰显特色基调,找到独特的行业位置。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展陈质量,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多样性发展。

同时,建议把教育学生和青少年作为博物馆服务的重点,把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由教育部门牵头,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设置,明确课程标准等。文物部门推动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合作,积极开发高质量馆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必修课程、学科/学术课程、单科课程、基础型课程等。

关注保护和利用不可移动文物

我国共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万余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及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实物载体和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纽带。

今年9月,全国政协委员们把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综合保护利用作为重点,在组织召开线上线下结合座谈会,充分听取陕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有关政协委员意见后,深入到山西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有关部门干部和专家学者交流等方式,总结这一文物大省积累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加强“一址一策”保护力度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建议各地对不可移动文物要“保护为主”。文物也有着自身的生命周期和生命特征,如何使其“延年益寿”是委员们一直认真探索和讨论的问题。

委员们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常年因自然因素的作用,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空鼓、掏蚀、剥落甚至坍塌等,严重影响了文物表观的完整性、可视性和整体结构稳定性。在现代科技支撑下,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不可移动文物“一址一策”等都还是笼统的概念,保护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到位。

委员们对各地从实际出发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做法表示赞赏,认为可以充分学习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和改革创新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在山西、陕西等文物大省选择一些先行试点,探索差别化管理,积累经验后再做推广,从实际出发,完善“一址一策”的理念和方法。

关注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在山西永济普救寺调研时,委员们看到当地政府和文旅部门把普救寺古建古迹与《西厢记》剧情相结合,利用历史故事或情景再现来打通历史与现实,把历史古迹、剧情故事与现实人们的兴趣和心态串联了起来,是历史遗迹活化利用的很好事例。

委员们认为,坚持保护、管理、运用“三好”统筹推进,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文物发掘和利用时,可在历史遗迹公园体制的平台内,对居民生活、搬迁等做出妥善安排,既合理利用遗址,又注意民生安居;在保护发掘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遗迹公园体制机制优势,把考古、保护、旅游等统筹起来,可以有事业单位体制,也包括公司运作,交叉配套,用新的体制机制达到平衡,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各种配套措施加强服务和监管。

推动建立“国家历史遗迹公园”

“国家历史遗迹公园”主要体现为我国“国家代表性历史遗迹”,应涵盖代表中国国家核心文化、中华文明核心创造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遗迹、遗产,是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历史人文遗产的维度丰富国家公园体系的内涵及功能。

从目前工作实际情况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涉及文物、文旅、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应急管理、住建、教育等诸多部门,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等涉及事业与企业等不同性质的运营主体。

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各地在推进不可移动文物发掘、保护、利用时探索实行不同的体制机制,有的希望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甚至全部“包下来”,有的在经营管理上施行公司制向市场倾斜,有的探索管理权、经营权二权分离,还有的古建筑应实行“认养”制。

以一些大遗址为例,面积动辄十几甚至上百平方公里,有的就在城市的边上,涉及土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保护和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且长期存在。

因此,委员们认为,探索建立“国家历史遗迹公园”,有助于在综合平台下制度性系统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在国家文物保护法修订时增加设立“国家历史遗迹公园”的内容,以此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有机协调的法律机制。

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工作

今年7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围绕“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视察。此次视察是继2019年“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线路建设”、2020年“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革命文物保护”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后,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又一次学习实践。

考察期间,委员们每到一处,都结合所了解的红军长征历史主动走访、实地查看,深入了解每个场景所呈现的红军长征背景,每处遗址遗迹所承载的红军长征脉络,每件文物所蕴含的红军长征精神价值。委员们还联系沿途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对视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与地方同志进行深入交流,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方兴未艾,长征沿线各地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也面临制度规划不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发掘不够、长征文化展示利用不足、文旅融合不当等问题。就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革命文物保护有关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们结合个人专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助力纪念馆内容建设

长征沿线有诸多革命纪念馆,加强对长征历史文化和展陈方式的研究,是各地纪念馆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

历史是根本,现实是需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对革命文物的利用也是保护。委员们认为,要加强文物分类分级保护力度,不搞破坏性开发。在此基础上,注重对革命文物内在价值的发掘和研究,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发挥资政育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委员们建议,利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契机,统筹央地、沿线各省加强对长征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度挖掘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展示长征文化当代价值。同时,提高展览前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展品的呈现效果和传播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感召和引领。

促进提升讲解质量水平

讲解员是展览中的重要一环,是联系展览和观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视察中委员们发现,各展览馆讲解员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此类现象,委员们建议统一制定长征历史讲解大纲,增强长征历史解说的严肃性,对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的解说、解读与评价要言之有据。可加强对讲解员队伍的管理,提升讲解员准入门槛,对讲解员进行职级划分,实行职称评定或职级晋升,加强对讲解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讲解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聘请专职研究人员担任讲解员,提升讲解和研究水平,在科研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适当倾斜。加大对专家型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人员和专家型解说员的培养。

为推进文旅融合出谋划策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革命文物保护,离不开与红色旅游的结合,良性发展的旅游市场有助于文化公园建设和文物保护。要积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呈现方式,更加富有成效地宣传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

委员们建议,加大相关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博物馆、展览馆的软硬件建设,将现代数字地图技术、VR实景虚拟技术与长征历史相结合,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涵,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更好引领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2021-12-30 李冰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462.html 1 2021年全国政协文博工作盘点 17,4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