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裕
由人民政协报和人民政协网共同策划评选的“2021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十大事件”今日揭晓。
参照以往经验,本次评选认真梳理了2021年全年中国文物艺术领域的各类新闻,甄选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10件大事。其标准是:这些事件不仅是发生于艺术市场内部的新闻,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典型的时代意义以及代表性。
本报(网)一年一度的盘点,不仅是对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本身的整理和回顾,也期待为促进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略尽绵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览精彩纷呈
为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公开推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据了解,109个精品展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海关、民航、金融以及军队系统举办的展览均有入选;同时,为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参观学习,有近20个展览在县级纪念馆、博物馆举办。
这些展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100年奋斗历程为主线,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
这些展览通过云展览、云直播、短视频、H5等方式,切实提升展览教育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全景立体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100年前,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迎来科学发掘的第一铲。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栉风沐雨、青灯黄卷,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不断被发现和发掘。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不断被拉长,历史信度不断在增强,文明细节不断被丰富。
科学的考古发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也向世界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走过百年历程,考古愈发吸引社会各界的目光。
工作体系愈发健全、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得以揭示。同时,曾经的冷门学科正在“热”起来,百年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夯实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无声的历史文化遗存,正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与公众跨时空对话。
面向世界,中国考古人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派出30多支考古队赴国外开展合作考古项目,足迹达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促进了我国考古人与各国学者的交流,也使得中国考古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
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会议决议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其所包含的22个遗产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世界遗产委员会依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规定的标准,决定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再次实证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和传统信念,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卓越的智慧和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追求,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
此佛首高44.5厘米,宽33.7厘米,为天龙山石窟第8窟中的主尊佛首。国宝回家,经历了曲折又令人振奋的过程。
2020年9月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2020年9月5日至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及相关专家,依据拍卖发布信息,对该拍品进行鉴定,初步确认为天龙山流失的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2020年10月4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向拍卖方发出《关于停止拍卖天龙山石窟佛头的函》,明确要求该会社停止拍卖此尊被非法盗凿、流失的中国文物;2020年10月5日,国家文物局致函该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予以撤拍;2020年10月16日,该拍卖行积极配合,作出撤拍决定,终止有关宣传。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
2020年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的充分沟通,张荣决定将佛首捐献给中国政府;2020年11月1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文物移交仪式,张荣将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于中国国家文物局,并移交使馆保管;2020年12月12日12时,佛首自日本安全抵达北京,点交入库,重回祖国怀抱;2020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实物鉴定,并对文物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认佛首属于隋代真品无疑,并暂定该佛首为国家一级文物。
2021年2月11日,农历牛年春节除夕夜,天龙山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晚;2月12日至4月18日,佛首首次面向公众,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与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中展出;7月24日,佛首由国家文物局划拨给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天龙山原属地的流失海外文物。
三项目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潦河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成功入选2021年度(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6处。
里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邗沟。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境内的里运河-高邮灌区,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了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水系连通工程的典范。
潦河灌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唐朝太和年间人们在北潦河南支下游修筑蒲陂,开渠导水,灌溉农田千余亩,明清时期相继在中游、上游兴建乌石潭陂和香陂,成为江南丘陵地区典型的古代引水灌溉的系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潦河灌区又相继兴建4座灌溉工程并延续至今,灌溉农田33.6万亩。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人民在冲曲河沿线逐步建立起蓄水灌溉系统,明清时期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使用的蓄水池仍然有400多座。这套完善的蓄水灌溉系统,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21处,分布于18个国家。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广汉举行。会上,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签署《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三星堆遗址2001年启动申遗工作。2006年,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共同作为“古蜀文明遗址”项目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再次入列更新后的“预备名单”。
2013年,成都与德阳两市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以三星堆和金沙为核心共同构筑世界级古蜀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重要合作项目之一。2019年以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等均把推进三星堆遗址申遗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此次签约,双方同意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联合编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和层面的合作研究,不断扩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同时,在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博物馆学等领域加强合作。
新一轮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自2020年8月31日以来,公安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2704起,打掉文物犯罪团伙58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368名,其中公安部A级通缉令逃犯22名,追缴各类文物6.1万件。破获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追缴文物数均超过此前三次专项行动的总和。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是打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石窟寺石刻、盗窃古建筑及其构件、盗窃损毁革命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建立健全严打、严防、严管、严治长效机制,坚决把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好、守护好。此次专项行动战果显著。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并细化考核指标。国家文物局出台《文物督察约谈办法》《文物违法案件督察办法》,湖北、甘肃、河南、青海、江苏、山西等省份也出台文物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对一些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事故进行约谈、通报、曝光,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问责或追责,真正使文物安全管理制度装上“牙齿”。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12亿元,支持24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护工程。2020年投入12.8亿元,支持42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特别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帝王陵寝和大型遗址、古墓葬等安防设施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目前,公安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推动以安全监测、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电子巡查为主的安防设施建设,指导文物资源密集地区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智能监控报警装备,把预防关口前移,提升文物安全防范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同时,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也在持续开展。
莫奈《睡莲池与玫瑰》以1.541亿元成交
在中国嘉德首次推出的重磅夜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中,仅用21分钟,五件西方经典力作全部成交,喜获白手套,更斩获总成交2.4亿元。其中莫奈《睡莲池与玫瑰》以1.541亿元成交,莫奈的另一幅力作《台阶》以2875万元成交,巴勃罗·毕加索《戴帽子的女人》以2357.5万元成交,卡米耶·毕沙罗《巴津库尔洗衣池》以2070万元成交,保罗·塞尚《肖像》以1265万元成交。
其中,以1.541亿元成交的《睡莲池与玫瑰》是克劳德·莫奈成熟风格的代表作,创作于1913年。在画作中,莫奈用独特的笔触和充满活力的色调描绘了吉维尼花园。这是他亲手打造的花园,也是他最负盛名的画作题材。画面中,可以看到覆盖玫瑰花的拱形棚架,莫奈从此视角描绘吉维尼花园的作品仅有三幅,其中一件现藏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美术馆,此件《睡莲池与玫瑰》是三件中最宽的一幅。莫奈对水、天、光和植物的描绘充满活力而又亲切,让人仿佛置身于吉维尼花园的夏日。
巴尔蒂斯《镜子里的猫Ⅲ》以1.6675亿元成交
在永乐秋拍中呈现的巴尔蒂斯最后一幅完整、大尺幅之作《镜子里的猫Ⅲ》,以1.6675亿元成交,颇为引人瞩目。
巴尔蒂斯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颇为深远。1995年,巴尔蒂斯作品到中国巡展,带给当时的中国艺术家们深刻影响。1908年,巴尔蒂斯出生在巴黎的波兰贵族家庭。这位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成名甚早,在世界范围内多次举办重要个展。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少年巴尔蒂斯就对文艺复兴及古典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巴尔蒂斯成名甚早,1956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就曾举办其个展,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特辟专室展出他的绘画,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向巴尔蒂斯致敬”展览。直至2001年,巴尔蒂斯以92岁高龄在瑞士去世时,美术评论界以“20世纪最后的巨匠”盛赞他的艺术成就。
据了解,巴尔蒂斯一生中曾创作过多幅《镜子里的猫Ⅲ》,画面以女孩、镜子、猫为主要元素。此次亮相永乐秋拍的《镜子里的猫Ⅲ》,创作于1989年至1994年,是巴尔蒂斯生前最后一件作品,也是《镜子里的猫》系列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画中的女孩,是他邻居家的女儿,也是巴尔蒂斯晚年最常描绘的模特。
黄花梨巨案1.15亿元成交,破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
在北京保利2021秋拍“逍遥座——黄花梨独板架几式巨型供案 重要名藏明清古典家具”专场中,明末清初黄花梨独板架几式巨型供案以1.15亿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这件供案长4.53米,通高93厘米,独板案面厚7.8-8.8厘米,总重289公斤,为明末清初所制,通体“满彻”黄花梨,是目前发现的传世体量最大的黄花梨家具。案面为独板做法,结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