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硕
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过去不同,为增强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十四五”不再分别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规划,而是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统一制定规划,这是历史上首次。
《规划》定位中观层面,提出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15年远景目标,以引导重点行业进一步细化落实。即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布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原材料工业大国。2020年,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生产的品类达15万余种,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钢、铜、铝、甲醇、尿素、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已是材料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产品种类丰富,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材料自给率超过98%。
为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如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绿色化水平,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等。
针对各个行业,《规划》也有相关部署。
以钢铁行业为例,目前,我国钢铁年产量已经突破10亿吨,占全球产量比重超过一半。然而世界范围内钢铁产能过剩危机一直存在。为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划》提出“十四五”要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持续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兼并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持续提升供给质量,扩大高端产品供给,推进品种质量提档升级。同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加快推进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冶炼技术的研发应用等。
对于稀土行业,《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鼓励稀土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兼并重组,支持稀土企业集团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同时,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适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加大勘查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机制,引导稀土企业有序参与国际开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