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族宗教

铸就民族团结的不朽丰碑

——探访云南省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普洱民族团结园”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06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2021年年底,云南省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召开期间,全省三级政协负责提案工作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普洱民族团结园,重温“民族团结誓词碑”誓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始建于1951年1月1日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它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云南省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符号。

誓词碑的前世今生

“1950年10月,我的外公拉勐到北京参加了国庆一周年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亲切接见。1951年1月1日,拉勐在普洱盟誓活动中担任剽牛手,并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成为48名签名代表之一。”普洱市政协常委、西盟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岩克姆讲述了誓词碑的由来。

1950年5月,云南思普区全境解放。当时,普洱专区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左右。彼时,由于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各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极大,存在较大的隔阂。

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在全国各地各民族同胞中选派代表,邀请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最终,包括岩克姆外公在内的民族土司、头人代表等43人组成普洱专区代表团赴京观礼,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时的普洱专区,虽然已解放一年多,但由于地处偏远,边疆局势依然纷繁复杂,团结群众、凝聚人心是当务之急。”岩克姆说,进京观礼代表返回后,普洱专区召开了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共商民族团结、边疆建设大计。会议决定,按照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举行剽牛、喝咒水仪式,盟誓建碑,从此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

1951年元旦清晨,48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党政军领导,歃血盟誓、刻石为纪,正式建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该碑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丰碑精神引领前行

今天,这座历经70年风雨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仍无声地矗立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内。碑高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

拉勐、召存信、李保……誓词碑上一个个签名见证着各民族同胞的赤胆忠心。

方有富,是刻在誓词碑上的第九个名字。“父亲生前经常和我们讲起誓词碑的故事,教育我们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大家要团结一心,把日子过好。”方有富的儿子方财兵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一生都在践行民族团结碑誓言,当好党的宣传员,带领村民团结致富。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近年来,普洱市以誓词碑精神为引领,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推进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双融合、双促进”,创新“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新型“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模式,闯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团结奋进和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主席魏艺红深有感触。“我是佤族,佤族是典型的‘直过民族’。从吃不饱、穿不暖的童年记忆到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的成长经历见证了一个‘直过民族’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实现了千年跨越。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边疆各族人民走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同样感同身受的是省政协委员、普洱市思茅区副区长石萍。“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党的民族政策使我受益匪浅,我拥有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并光荣地成了一名省政协委员。”她表示,将以誓词碑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倡导者和推动者。

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

走访中,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旁一块“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的牌匾映入眼帘。

2021年5月,省政协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建立“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红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让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常委、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何春十分欣喜。在她看来,此举赋予了民族团结园新的时代使命。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不仅在云南,在全国都有深远的意义。它是边疆民族群众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是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的鲜活的教科书。”何春连续两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四次会议上提交了相关提案,希望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动人故事编入教科书,让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理念根植于心。

近几个月来,省政协通过分批组织委员到此学习,让委员们对做好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有了诸多思考。

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郝淑美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积极培育时代新人。

省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副主席姚顺认为,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惯,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建议通过一些影视剧和媒体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和双语法官的培养。”

2022-01-06 吕金平 ——探访云南省政协委员学习教育基地“普洱民族团结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726.html 1 铸就民族团结的不朽丰碑 17,7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