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易欣 康亮
1月4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实地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如何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如何做好“精准化、精细化”筹备工作,如何做好赛后利用、存留历久弥新的奥运遗产等,纷纷建言献策。
大考在即,有压力,有动力,更有信心
“倒计时一个月,大考在即,我们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北京市政协委员郑实在报到后,第一时间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的新闻。他所在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了冬奥会3个赛区,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共9个场馆的设计工作。
看到熟悉的场馆出现在电视画面中,郑实感到有压力,也更有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冬奥场馆的运行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信我们的测试运行都能经得住考验,也能得到各位运动员的一致好评。”
郑实还表示,冬奥场馆设计中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来践行“绿色冬奥”理念。比如国际速滑馆作为此次冬奥会冰上场馆中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竞赛场馆,就采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索网结构,这种设计能极大地节约材料,减少能耗。
北京市政协委员齐向东所在的奇安信集团承担了北京冬奥会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他告诉记者,奥运会周期长、场馆多、系统复杂、开放度高,保障网络安全任务艰巨,且北京冬奥会还采用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些先进的数字技术,保障网络安全的难度更大。
齐向东说,随着北京冬奥网络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的正式启动,专门打造的全维度管控、全网络防护、全天候运行、全领域覆盖、全兵种协同、全线索闭环“六全防护体系”将以最快的速度应对来自全球可能针对奥运系统的网络攻击,以确保北京冬奥会关键系统万无一失,“零事故”运行。
讲好冬奥故事、中国故事
如何讲好冬奥故事、中国故事,这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殷强连续几年关注的话题。
“从过去传统的体育画报,电视体育频道转播、现场直播,到现在通过新媒体在现场做实时采访报道,能够及时地把体育信息传达到各方面受众的眼前。”殷强表示,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传播方式。在这一背景下,讲好冬奥故事、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适合新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将冬奥故事传递出去,同时,可以借助生活在海外的6600万华侨华人和1万多家华侨华文媒体,通过他们的发声把中国的发展变化向世界传播。
北京市政协委员马鸿韬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认为,要加强对新媒体语态的创新运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宣传内容、报道形式、传播速度及范围上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利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热搜等多种热门的新媒体宣传途径,对北京冬奥宣传片、主题口号、推广曲以及冰雪运动文化等进行宣传。在显著加强宣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赛事与大众的互动,带动社会各界参与进来,真正做到激发群众的观赛热情。
马鸿韬还建议,北京冬奥会宣传工作的重点还应放在加强对不同项目文化的普及方面,以进一步增进群众对冰雪赛事、冰雪文化的了解。“特别是那些观赏性较高的冷门项目,积极创建赛事话题,设置赛事悬念,将人们的关注重点转到冬奥运会项目、运动员本身与奥运会人文精神上来。”
做好赛后利用,存留奥运遗产
在考察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冬奥村是冬奥会的重要场所和重要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对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提出很高要求,比如将来可以用于举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赛事等。”郑实告诉记者,其实早在设计之初,他们就已经考虑到赛后场馆综合利用问题。
“以主媒体中心为例,在赛事举办时提供给媒体工作者,让他们能够及时做好冬奥会的新闻报道。赛后把转播设施、隔断等撤掉后,就可以迅速地担任起国家会议中心的这一永久功能了。”郑实说。
事实上,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此前夏季奥运会场馆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一大亮点。而对于冬奥会如何在赛后实现场馆的华丽“转身”,北京市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
北京市政协委员郝金明建议,可以将部分场馆改造成专项体育场馆,开放给群众锻炼,让群众在“后冬奥”时代享受更好的体育服务。此外,以“双奥”场馆为依托,通过设立体育赛事专项补贴或奖励资金等政策措施,培育、扶持本土品牌精品赛事,吸引更多国际商业性赛事落户北京,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殷强所在的侨联界别也在提案中建议,在保持奥运场馆体育设施不变的情况下,赛后可继续举办或承办滑冰、滑雪等大型冬季体育赛事,提高各项设施的重复利用率,避免由于场馆闲置导致的设备浪费。同时,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大力支持青少年赛事,促进“双奥”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部分场馆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融合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倡导市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使“全民运动”深入人心,推动奥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