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急救要“急”!

——大连市政协委员建言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17日   第 04 版)

本报记者 吕东浩

“加速构建‘急救中心—患者—急救车—医院’四方视频连通的远程急救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

“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提高急救效率和水平”;

……

近日召开的大连市政协全会期间,“打造15分钟急救圈”“实现上车即入院”“做到先救治、后付费”等话题被郑重地摆上桌面。在委员们看来,这些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愿景”,只要工作做到位,并非可望不可即。

大连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进步很大,短板不少。”委员们用数据“说话”:主城区现有急救站点13个,平均急救半径在10—15公里,依托医院建立的急救分站和人口稠密小区没有达到合理半径;主城区尚有1265个小区处于“15分钟急救圈”之外,占小区总数的69.32%,与黄金急救时间差距较大;急救车辆不足,专业人员缺乏,无法满足24小时全天值守任务。

“急救医疗,重在一个‘急’字。”站在专业的角度,来自医卫界的委员纷纷提出相关建议:以“15分钟到达”为目标,综合人口、交通、社区分布等情况,科学测算和选址急救站点;打破医院和区级行政区划,充分调动市区两级政府积极性,按照“属地建、集中管”的原则,增建14个独立急救站点;“十四五”期间,主城区应增加48辆急救车辆,其中至少20辆负压救护车。

“构建远程急救系统,大幅提升120急救信息化水平。”在大会发言环节,大连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李冰委员呼吁加速构建“急救中心—患者—急救车—医院”四方视频连通的远程急救系统,通过系统精确调配车辆和规划救援路线,进行在线诊断和指导,开展伤情处理和救治,实现“上车即入院”。“还应着眼以高科技赋能急救建设,前瞻性谋划急救无人机等最新救急技术和装备。”他表示。

在相关提案中,市政协科教卫委建议对全市三甲医院进行技术评估,选择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专业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甲医院,成立各自独立的“五大中心”,同时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

“建立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协同救治能力,探索开展医疗救护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工作。”针对急救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市政协科教卫委主张通过增加岗位编制、追加财政补助、将院前急救作为单独晋级序列等措施,提高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保证急救技术队伍可持续发展。

2022-01-17 吕东浩 ——大连市政协委员建言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220.html 1 急救要“急”! 18,2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