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冬季御寒 食补是主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19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陈晶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即将进入大寒节气,也就标志着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来临,全国大部地区开启了速冻模式。此时,养生御寒是关键,御寒保暖食疗是主力。

抵御外寒,宜温补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大寒时节,养生的要诀就是要守护好藏在体内的阳气。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防寒保暖,避免进食生冷、寒凉性质的食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王东生介绍,在中医看来,冬天的特点是“阳气闭藏”。此时人体的阳气是封藏在内的,这与夏季是阳气外泄正好相反。人体之阳气除了用于抵御外寒,还是推动血液运行、维持经络畅通、增加关节滑利的正能量。如果阳气不足,自然容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不通、关节活动不利。这也就是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无扰乎阳”。

“对于本身就阳气不足的人来说,更应该提倡在冬日里进行温补,以增加体内的阳气,可抵御外邪、疏通经络、通利关节。”王东生提醒,五脏六腑之气,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行则功能正常,凝则脏腑失职,用温中散寒法祛除身体里的寒气,才能恢复脏气通畅。

温补御寒,羊肉先行

“常见的温补方法包括进食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生姜、桂圆、栗子、韭菜等。还可以通过中医师开具的温阳补气药方,以及进行艾灸、足浴、热疗等。”王东生介绍,在大寒这天,炖一锅附片羊肉汤,是一个温暖又健康的选择。

附片羊肉汤:准备食材附片30g,羊肉2000g,生姜50g,葱50g,胡椒6g,食盐10g。做法:附片洗净,用纱布袋松装,扎紧袋口。羊肉用清水洗净,入沸水锅中焯,加葱、姜各25g,焯至断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切成肉块,再入清水中漂去血水,肉骨打破待用。生姜洗净、拍破,葱洗净、缠成团备用。砂锅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胡椒、羊肉、羊骨入锅,附片纱包投入汤中。先用武火煮沸约30分钟后,改用文火慢炖约2个小时,至羊肉熟烂为度。将炖熟的附片捞出,除去纱布袋,羊肉亦捞出分装,再掺入汤即成。该羊肉汤具有温中散寒、助阳暖肾的功效,对于脾肾阳虚、中阳不振、寒自内生所形成的脘腹冷痛、肢冷畏寒、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寒湿较重的肢节酸痛等症,具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如果患有冻疮,素体虚弱,气短乏力,精神疲倦,受冻部位明显肿胀,初起皮色苍白或灰白,继之发紫,疼痛或不知痛痒,舌痒,苔薄白,脉虚弱。你可以用归芪炖母鸡来缓解症状。”王东生介绍,该食疗方需准备母鸡1只(去毛,内脏洗净),黄芪、当归各15g,食盐、葱、姜、黄酒等各适量。将黄芪、当归装入母鸡腹腔内,同葱、姜、黄酒、盐放入砂锅内,加水,以文火煨炖,熟烂即可。分3~4次服,每天1~2次,连服7~10天。

进补的方式、食材因人而异

“值得注意的是,进补是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且进补的方式(或食材)因人而异,如果胡乱进补,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可能会损害健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罗杰坤提醒,进补前应先自行检查——

无虚不滥补。平素身体素质良好,对寒冷抵御能力强的人,这时不必刻意进补。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过多进补会打破这种平衡,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弊大于利。可能还会出现上火、饱胀、流鼻血等一些过甚的状态。

脾胃虚弱,先调后补。中医说虚不受补,如果平素脾胃功能虚弱,有诸如胃口差、舌苔厚腻、大便稀等表现,直接进补不但不能吸收,反而会进一步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只有胃肠功能正常,进补后才能发挥应有效果。对于此类人群,应先调理脾胃至功能正常,再由少至多循序渐进地进补,或是在由少到多进补中加入一些益气健脾、行气化湿醒脾的中药。

感冒不补。中医认为感冒是由机体感受风寒、风热等外邪所致,治疗上应发小汗,祛邪外出。而冬令进补的食药大多扶阳益气,服食之后阳气固护肌表,不利于发汗,邪气无法随汗排出体外,可能导致感冒长时间不愈,因此,应该在感冒痊愈之后再行进补。

补动兼顾。进补同时应坚持适量的运动,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使营养成分更充分地被机体利用,可预防冬膘出现。

营养需均衡。这时进补一般以具有温补作用的肉类为主,再搭配特殊治疗作用的食材(参类、黄芪、枸杞、当归、淮山等)。所以食用时,要搭配凉性或甘平性的蔬菜、菌类,如生菜、香菇、莲藕、木耳、冬瓜等,能清热、解毒、去火,以平衡主食材的温热作用,同时也可补充肉类中所不具备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此外,还需兼顾基础疾病。进补的食材大都以煲汤的形式,使营养物质更好地融入汤中,以被吸收。但食材丰富、经久熬制的汤亦往往是高盐、高脂、高嘌呤的集合体,可能会加重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等。因此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士应少放盐,撇去上层浮油,酌情食用。高尿酸血症患者更不应大量进食。

“另外,每到这时流感病毒肆虐,很多家长都为提高孩子免疫力而选择中药、药膳等食物为孩子进补,其实没有必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营养师戴民慧提醒,冬季孩子容易患病是因为气温降低、病毒活跃引起的,并不是孩子到了冬季抵抗力就会下降。如果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盲从各种药方、药膳,一是剂量不安全,二是中药中含有对人体脏器有损害的物质,对发育期的儿童会造成健康影响。

“在儿童生长发育期,应该坚持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戴民慧介绍,《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建议每日2份大豆、坚果、奶制品之类补充微量元素和健康脂肪酸,3份畜禽蛋肉和鱼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质,水果3~4份,蔬菜4~5份,多吃五谷杂粮,避免零食。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每天1小时的活动,如果户外运动减少,建议儿童每天补充800IU的维生素D。

2022-01-19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363.html 1 冬季御寒 食补是主力 18,3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