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湖南:语罢声犹振 江上数峰青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25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刘洋 实习生 刘丹

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湖南关于贯彻落实这个意见的相关实施意见随即出台,在助推中部崛起中,湖南扬帆再起航。

虽无通江达海之便,却南接闽粤西接巴蜀,坐拥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之利,兼具“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在中部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湖南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因如此,中央对湖南寄予厚望。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湘考察调研,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三湘四水牢记殷殷嘱托。“202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万亿元。”“新增上市企业15家,新增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从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湖南正在强力助推中部崛起中阔步向前。

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记者采访了相关政协委员和专家,他们畅谈了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

科技引领 湖南“智造”踏风而行

“总书记的到来,极大鼓舞了山河智能全体员工的士气。”总书记来公司考察的情景,至今令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记忆犹新。

“一年多来,山河智能以先导式创新为发展内核,在前沿性技术研究方面持续发力,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提及山河智能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取得的新成绩,何清华如数家珍——在工程机械领域,工程机械数字样机及孪生技术被列入2021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山河智能节能技术上榜中国科协发布的2020年度“科创中国”系列榜单中的装备制造领域先导技术榜单;开发了国内首台5G智能遥控旋挖钻机,引领行业发展;数款创新产品创造纪录,远销韩国、南美、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优良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而是通过长期修炼积淀养成。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积累,摒弃粗放速成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崇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何清华认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要将产品与技术从大量细节层面做到极致。中国制造是高端制造的象征,这条路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培养企业员工的“精品”意识,打造“高端产品”。

“中部崛起,湖南大有可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在省政协全会期间引发热议。省政协常委蒋涤非在联组会上建议,搭建产业集成、创新研究、推广应用和综合服务四个平台,延伸配套产业链、强化产业整合能力,成立专业研究机构,提供重要资质支持、金融服务保障,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院士经济”对促进地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湘籍院士有179人,在湘院士45人,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湖南省发展“院士经济”具备相对优势。省政协常委吴金明建议,建立聚集院士资源、统筹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的省级平台,在长株潭都市圈范围特别是在长株潭“绿心”边缘地带建设院士小镇,以产学研项目为纽带,突破关键技术,就地转化院士产业成果。

“未来数十年,是实施‘双碳’政策的重要时期,也是智能制造的黄金时期,是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天下。”省政协委员成艾国建议,充分发挥本土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推动湖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研发力,如果中小微企业拥有研发意识和团队,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可极大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省政协委员李机旻说,疫情期间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部分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创新研发能力,难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相反,如果能通过科技研发找到替换材料,不仅节约成本,化“危”为“机”,企业未来发展也将持续受益。

创新赋能 擦亮“文化湘军”名片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加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回忆起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情况的场景,省政协委员陈刚仍心潮澎湃。

“2021年,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实现企业营收500亿元,同比增长25%;新建或改建134个5G基站,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一年多以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年多来,湖南大学成立“实事求是”党性教育基地和理论宣讲团,开展汇报、宣讲和党性教育活动600余场次。去年7月,学校批准成立岳麓书院党性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中心,以专门机构形式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全国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面向企业家、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研修。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湖南省政协委员刘佐华认为,文化产业要与其他产业相互反哺,用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其他产业反过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湖南整体的核心竞争力。陈刚委员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可进一步探索推进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及前沿技术相结合。

在各类行业中,与文化产业关联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旅游产业,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网红”长沙在今年元旦假期再次成为全国十大周边热门目的地。陈刚等38名住长沙的省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提升长沙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强省会,绝不仅仅是强长沙。是通过长沙作为省会担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陈刚认为,要在强功能、品牌、产业、科技、平台、人才六个方面给予长沙大力支持,支持长沙打造国家级文旅及消费试点城市、文明典范城市,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布局长沙。要让长沙从娱乐“网红”,到消费“网红”,最后升级到产业“网红”,让其从“网红”到“长红”。

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省政协常委卢妹香提出,要充分挖掘湘女文化内涵,发挥“湘女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高位创建“芳草湘女”公共旅游品牌,打造红色湘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张晓琴委员建议,定期举办湘港澳红色文化旅游节,推动湘字牌红色文旅走上国际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促进湘港澳三地民心相通、社会和谐共融。

省政协委员汪业元则建议,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完善红色旅游要素保障,打通桑植县与武陵源核心景区便捷通道,推进永顺塔卧—桑植刘家坪—武陵源贺龙公园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交通建设。省政协委员李平呼吁,支持湘鄂川黔革命老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将渝湘高铁、铜吉铁路、湖北恩施至湖南吉首高铁等列入国家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回荡在潇湘两岸。湖南在三湘儿女的奋斗中悄然崛起,旧貌换新。正是,语罢声犹振,江上数峰青。

2022-01-25 刘洋 刘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607.html 1 湖南:语罢声犹振 江上数峰青 18,6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