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硕)“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经受住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等复杂形势考验,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2021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按照部署,2022年,将新培育3000家左右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中央财政重点支持5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且企业规模需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一般为中小工业企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自身不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是实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提升传统行业、培养新兴产业的需要,是发展新业态、创新新模式的需要。
自2017年起,工信部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牵头汇总了共计3批“小巨人”和5批“单项冠军”。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支撑。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成效初显。4762家“小巨人”企业具有“5678”的特征——超五成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企业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很多企业在强链补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增强发展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梁志峰透露,2022年将出台《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与培育办法》等3个办法;并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更加注重支持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