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朝英
虎年正月刚过半,中国足球的新闻就已屡屡刷屏。前几天,有专业足球媒体又爆料:2022年,中超(中国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很有可能实行新的财务规则,运动员再次降薪。
这就是网络上所谓的中国足球最新版“限薪令”。通过查询中国足球协会官网,大致可以得到一些信息:2020年12月,中国足协正式颁布了2021-2023赛季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其中包括对运动员的薪资水平设定上限。
对于具体数据,中国足协并没有披露。根据媒体报道,目前,中超本土球员最高年薪标准是税前500万,新一轮降薪目标计划为税前300万。
很多足球圈内专业媒体、资深评论员对“限薪令”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于这次传闻,持批评态度的也不少。对此,我的态度稍有点不同:限薪这件事儿需要做,但鉴于前两年,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方案,执行效果也遭到很多球迷吐槽,因此,有些事儿,需要静下来好好缕缕。
首要的问题是,坚持什么原则,推进当前的足球薪资体系改革?这一点,答案其实是明确的。比如,坚持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从我国足球实际出发,学习借鉴足球发达国家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足球改革发展新路,全面实现足球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活力,创造公平诚信环境,鼓励保护平等竞争……这些原则,中央说得都很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需要我们认真对照要求,看看路子走得对不对,方向有没有偏差。
再比如,具体一点儿看,最高工资标准怎么定,才能站得住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制定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规范,探索实行球队和球员薪金总额管理,有效防止球员身价虚高、无序竞争等问题。注意,文件上说的是“总额管理”,不是针对球员个人设定最高工资标准。这有点类似很多体育联赛推行的“工资帽”规则,既鼓励优秀的球员拿相对高些,甚至是平均数数倍的工资,同时用总额作为上限约束资本过度投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相对成熟有效的工资管理体系。
还有,限薪的同时,运动员保障力度怎么提高,等等。
总之,足球要成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一定要基于一个完整健康的产业生态成型才能实现;而运动员的人生价值在其中体现的程度,将直接决定了这个生态的生命力。因此,对待“限薪令”这件事儿,我们需要更慎重、更科学、更有前瞻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