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秦川
汪曾祺的家乡虽然地处温润的南方,不过,他们那里并不像别的鱼米水乡那样,每到元宵节便到处张灯结彩,耍狮舞龙。相反,他们那里在过元宵节时,“不但没有龙灯、高跷,也没有花担子、茶担子,甚至连最普通的跑旱船都没有,安静得很”。
虽然元宵节当天少了那种热火朝天的喧闹,但当地还有另一种别样的“游戏”:送麒麟。元宵节一大早,会从附近的村子走来三个年轻的汉子,其中个子最高的那个左手举着用纸糊的麒麟,右手举着一张长板凳,走在三人的最前面,紧随其后的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一路敲来,嘴里同时唱着一些吉利的歌谣。每到一家门前,那三人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歌声似乎比刚才又响亮了一些”。此时,主人也图个吉利,送给他们一些糖果点心之类的食品。一群半大的孩子跟在那三个人的屁股后面,嘻嘻哈哈地闹着笑着,甚是快活。
除了送麒麟外,元宵节那天,当地还有另外一种有趣的活动:看围屏,这个活动在别的地方很鲜见。围屏由硬木长方框做成,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面贴着一些演义小说中人物的故事。一堂围屏约30幅图画,屏后点上蜡烛,这实际上就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当时,汪曾祺最喜欢做的事便是看围屏。看围屏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则是《三国》。当时,看围屏让年幼的汪曾祺增长了不少知识,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时间。
虽然围屏看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汪曾祺说自己“从不厌烦,总会年年去看”。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在文章中写道,“不看围屏,好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