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方玉
协商文化是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答案。
醉翁亭下,安徽省滁州市的老百姓,也有着自己的解释——协商文化就在全市城乡开展的“协商亭好”里面!
“协商亭好”谐音“协商挺好”。滁州市政协将《醉翁亭记》中“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思想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政协情怀深度相融,丰富着“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文化内涵。
滁州太守欧阳修的酒后酣畅,让醉翁亭名满天下。而今,“协商亭好”也让亭城的人民政协履职品牌深入百姓心中。
■ 一种精神
滁州,一座以醉翁亭闻名的千年古城。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职滁州,自号“醉翁”,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亭文千古,要在“为民”。一个城市,一个组织,一个政党,只有忧民所忧、乐民所乐,才能永远焕发活力——这与“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思想高度契合。
但老百姓与人民政协组织的距离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调研中问‘政协是干什么的’,老百姓只知道政协每年岁末年初‘开大会的’……”这让调研的滁州市政协办公室主任曹荣平很是尴尬。
“群众对政协感到有距离、不熟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政协的职能性质定位的表达描述,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点‘高大上’,记不住、也想不起来。”在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看来,迫切需要有一个简明易懂好记,能引发社会各界共鸣、激发广大群众兴趣的政协协商品牌为抓手,拉近政协与群众的距离,打造真正为民履职的阵地。
为此,市政协动员各级政协委员深入研讨。在众多方案中,弘扬发端于滁州的优秀“为民”思想的“协商亭好”品牌脱颖而出。
流传千年的“醉翁文化”被赋予现代政协精神的新内涵。构想一经提出,即得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2021年4月,中共滁州市委出台了《打造“协商亭好”品牌,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并面向全国征集品牌标志。“协商亭好”正式成为滁州政协工作的品牌形象。
之后的实践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愿景于千年后邂逅,让新时代的协商民主更加温暖且富有传承。
■ 双向发力
品牌有了,要充实什么样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践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
2021年6月30日,滁州市政协组织召开了一场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这场定义为“资政会”的协商会议,规格超乎寻常。
参加会议的包括全市所有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班子成员;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协副主席、常委;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政协主席、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这在参加会议的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李银看来,成效堪比一场工作调度会,“政协的会议,把各个单位的负责人都请来了。”
实际上,在此前的25天,还召开了一场规模相近的讲座暨交流会——两次会议形式不同,但主题一样: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启动第二轮宅基地改革试点,滁州是三个试点城市之一。
使命光荣,任务重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双向发力,是滁州市政协彰显“协商亭好”品牌特色的首要任务。
这个特色如何体现?
年初,“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被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共同定为资政会主题。随后,市政协专门成立了3个课题组分别调研;与此同时,县市区政协联动协作,同步调研。
在12轮联动调研和18场座谈会中,全市干部群众推动宅改的思想逐渐统一。
4月初,汪建中率领调研组去外省调研,在取得“真经”的同时邀请宅改专家组来滁州把脉问诊,并于6月初给全市相关部门做了一场辅导讲座。受众范围涵盖了市县(区)委、政府主要、分管负责同志,改革办、农业农村局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等。6月30日,筹备数月的资政会正式召开,参会规模空前庞大。
连续两轮大规模的头脑风暴,让全市上下的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明确。
会上,3篇专题报告、5篇发言、1份建议案和1部专题片,让凝聚共识的广度与建言资政的深度相得益彰。
“政协的看家本领就是调研,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用绣花功夫把这个优势尽量放大,在用建言水平彰显优势的同时,让凝聚共识贯穿于协商的全过程。”汪建中这样说。
自六届滁州市政协以来,每年的资政会都如此精耕细作,且邀请市委常委、市政府所有负责同志,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来参加专题资政会议。“协商亭好”的品牌在党政部门“关键少数”思想中留下了烙印。
凝聚共识在党政部门之间很有必要,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协商亭好”品牌的设计初衷,就是让协商活动在品牌体系中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在参与社会治理和化解基层群众矛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
“人民政协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其实在基层,凝聚共识有时候显得更加紧迫一些。”滁州市南谯区政协副主席李道忠这样说。
对此,滁州市来安县政协委员、住新安镇政协委员召集人黄祖文也感同身受。
2020年3月24日,来安县的交通要道清流路东西正式贯通。此前8年的时间内,这条路的中间一直横着一栋房子。
清流路建设是来安县城南改造的一部分,因与一户征迁对象沟通不畅,整个征迁工作陷入僵局多年,一时成为全县关注的热点。
为了回应社会关切,2020年3月,黄祖文通过开展多次的微协商,分析形势,宣传政策,当事人的思想终于发生了变化。
“往往一件事情难以解决,缺的只是平等对话的平台。”黄祖文表示。
这个平台的作用,让南谯区龙蟠南苑小区3000多户居民也尝到了甜头。
这是一个交付较早的小区,出入口设计欠科学,给小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居民意见较大,多次向社区反映。2021年6月份,龙蟠街道政协召集人和进驻在社区的政协委员们组织社区负责人、小区物业和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后,形成初步的整改措施,并召集相关部门到现场协商,最终促成了事件的解决。
自2019年以来,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滁州市城乡范围内上演了1000多次。
这些故事,对应着“协商亭好”品牌体系中的两项改革。
2019年,在滁州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滁州在全省率先在所辖8个县(市、区)建立了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召集人制度。113名乡镇(街道)政协召集人,走到了基层协商的一线。
为解决召集人在基层开展协商时“召谁来”的问题,滁州市县政协两级联动,开展“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活动,明确市、县两级委员要主动向召集人报到。召集人对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情况评价打分,作为年度履职考核重要内容。
随着召集人制度和“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两项改革的开展,“谁来召”“召谁来”“如何商”等问题迎刃而解。
2019年以来,滁州市全域中心城区街道每月开展一次微协商,其他乡镇每季度开展一次。仅2020年,全市各乡镇(街道)政协协商活动超过了700场。
两年多来,这些协商活动形成了意见建议1200多条,其中70%的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采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题问题1000多个。
人民政协“双向发力”作用的发挥,在“协商亭好”的品牌实践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 三个阵地
在此过程中,人民政协的时代使命有了践行平台。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强调:各级政协都要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阵地,成为引导教育各界群众的重要平台,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大量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折射出在“协商亭好”的品牌体系中,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已经打通。
“‘协商亭好’在基层的实践,最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的都是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给我们帮了不少忙。”南谯区区长王莹说。
王莹表示,在基层很多事情往往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经常会超出一级政府的解决范围。“这些问题往往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协去邀请相关部门来协商解决问题,往往更有优势和操作性。
“对于我们来说,被政协邀请来参加协商,是别人帮助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且在这个协商平台上,大家的感觉是平等的,更容易形成共识。”多次参加“微协商”的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
原进驻南谯区的政协委员小组的组长、市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主任孙明开认为,协商不是行政命令式的,而是大家坐在一起把问题摆出来,把思路提出来,“觉得有道理、有可操作性,相关单位可以去推动解决;觉得不成熟,也可以把情况解释清楚。”
在他看来,协商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平等——大家在一起,平等交流,矛盾容易化解,事情也就更好干了。
而在凝聚共识、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各界群众的作用也有了发挥的舞台。
在“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实施的同时,各小组委员进社区走访调研,向社区居民积极宣传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国家的政策法规,不断凝聚着基层共识。
2021年8月7日下午,滁州市政协召开“同心抗疫 共筑防线”社情民意大讲堂,邀请部分医药卫生界别委员、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从事重点行业管理人员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言献策。
“社情民意大讲堂”是“协商亭好”品牌的重要形式之一。为发挥委员联系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市政协由各专委会牵头,以界别为单位,在县(市、区)的街道(乡镇),依托基层委员工作室,围绕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盲点定期开展活动,让委员和群众共同感受“委员在身边、建言在眼前”。
截至目前,“大讲堂”共编发《社情民意》专报107期,推动一批民情民意传递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
2021年始,滁州市政协围绕“大讲堂”举办前、举办中、举办后三个环节,坚持在讲前下功夫、讲中抓拓展、讲后重利用,不断将其打造成引导教育各界群众的重要平台和“双向发力”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协商亭好”平台建设,滁州市政协一直注重党建引领履职。在出台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协商亭好”引领开展的各类协商活动都有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发挥作用,确保建言协商、凝聚共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2021年7月7日,滁州市政协常委、委员小组组长李维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为主题,在所联系的社区为小学生和社区群众开展公益讲座,教育引导孩子“听党话 跟党走 感党恩”。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滁州市政协在9个专委会均设立了功能型党支部,通过该党支部引领委员小组工作,把市县区街道政协建设成为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
“9个功能型党支部在18个社区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开展宣讲活动,9名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将党的声音贯穿于政协凝聚共识的全过程。”市政协秘书长蒋新志介绍称。
在日常履职的同时,滁州市政协注重将功能型党支部活动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召集人制度、资政建言、凝聚共识和培育协商文化等各项工作之中,以党员委员“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引领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协商能力、办实事能力提升。
在汪建中看来,这是打响“协商亭好”品牌的关键。“我们建设‘协商亭好’品牌,核心就是党建引领下践行协商民主真谛,用‘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不断擦亮品牌的底色。”他认为,伴随着“协商亭好”品牌建设的不断推进,滁州市人民政协工作正由协商规范化向协商品牌化跨越,协商民主也越来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