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玉”见冬奥

——人民政协报社北京2022年冬奥会注册记者徐金玉的一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2月19日   第 02 版)

2月10日,早上6∶30,徐金玉被闹钟叫醒。作为人民政协报社唯一一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注册记者,这一天是她入住北京冬奥会闭环采访的第19天。

关掉闹钟,她不能像平时那样“再眯会儿醒醒神”,而是迅速起床、简单洗漱之后,收拾好一天的装备:笔记本电脑、自拍杆、备用口罩、暖宝宝……“暖宝宝得多带几个,天气预报显示今天崇礼零下十几度呢。”这样想着,她又往包里多塞了几个暖宝宝。

这天下午,徐金玉要第一次到张家口赛区,采访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走出房间,她先去做核酸。因为崇礼的比赛是晚上19∶00,等采访完回到北京肯定很晚。按照每天做一次核酸采样的管理要求,她计划先做完核酸再出发采访。

做完核酸,已接近7∶20,来不及吃早饭了,她要按时从酒店搭乘大巴车前往主媒体中心,再换乘另一辆大巴车去首都体育馆。9∶30,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开始,她一面观赛,一面敲击着键盘,提前为稿件做准备;13∶30,比赛刚结束,她又前往媒体混采区占据有利地形。混采结束,已是14∶00,她又马不停蹄地先坐大巴车回主媒体中心,再换乘另一辆大巴车赶往高铁站,乘坐冬奥专列前往张家口赛区。

冬奥专列长啥样?不仅自己关心,大家肯定也好奇。昨天写完稿件已过凌晨一点,她照例梳理第二天的日程及时间安排,决定制作一期vlog,带领大家一起走一趟冬奥专列。

拿着手机,她记录着这趟冬奥专列的特别之处。拍完之后,她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脚本,并反复练习——抵达张家口赛区之后,她要出镜为这期vlog录个开头。16∶55,下了火车,来到太子城高铁站站前广场,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她顾不上冷,环顾四周,一眼看到冰墩墩标志,便雀跃地走上前去,拿起自拍杆,对着镜头,露出微笑:“来,冰墩墩,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大家好,我是人民政协报记者徐金玉……”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虽然她已为出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张家口的风却有些不解风情,拍到冰墩墩的方向,风总是恣意地将她的头发吹个乱七八糟。简短几句话,反复拍了半个多小时。虽然拿着自拍杆的手已经冻僵了,但她却一直努力保持着灿烂的笑容。

拍完视频,赶到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即将开始,她抓紧发回《今晚7点的这场比赛,中国有望冲金!》的消息。比赛开始,由于在室外,虽然前胸后背包括脚底板都已经贴上了暖宝宝,但敲击键盘的手还是一会儿就冻僵了。她灵机一动,取出两片暖宝宝,贴在袖口的位置,才感觉手的部位有了点温度。20∶25,比赛刚结束,由她撰写的简讯《中国队摘银!》就已抢发在人民政协报公众号。

踏上回京的冬奥专列之前,她见缝插针地拍摄了夜幕降临下的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作为这期vlog的“彩蛋”,同时将《这趟冬奥列车,记者一次没坐够》一文发回报社。专列上的49分钟,也一定是不能浪费的:打开电脑,她的脑子也开始飞速转动,一篇生动的通讯文章《今天的花滑男单,是最美好的舞台》就此诞生。

晚上23∶00多,坐上回主媒体中心的大巴,她才感觉身体如散架一般,心想如果有个地方靠一下,该多好呀。而此时车上满满当当全是人,她只能强打精神挤占一角。23∶50回到主媒体中心,再转车回到酒店已是0∶30,这时,她才意识到肚子很饿,来到休闲区泡了一碗方便面,吃上了她这天的第一餐。

每天的比赛日程一环套一环,如同无形的小鞭子一样抽打着徐金玉,让她高速运转着。她已经连续两三天没有去食堂吃饭了,每天的主食主要是方便面。

“作为报社唯一的注册记者,参与报道这次冬奥会,希望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这次机会。虽然在现场的只有我,但是报社、网站的同事们一直在全力支持我,开设‘玉’见冬奥专栏,稿件回传后总是第一时间回应,哪怕是春节假期和周末,大家也陪我一起‘站岗’,过着冬奥时间。正因有了这样坚强的后盾,我丝毫不孤单,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战斗!”徐金玉说。

吃完泡面,方才的疲惫与饥饿已经一扫而空,她再次打开电脑,写完当天所有的稿件,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及时间表,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两点了。

这是徐金玉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注册记者普通的一天。截至2月14日,由她采写的“玉”见冬奥专栏已发表稿件近80篇,短视频作品5件。

“玉”见冬奥,她与冬奥一样精彩!

(纪娟丽)

2022-02-19 纪娟丽 ——人民政协报社北京2022年冬奥会注册记者徐金玉的一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9609.html 1 “玉”见冬奥 19,6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