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术家园

弘扬红色精神的当代意义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2月21日   第 11 版)

▲邓纯东

▲邓纯东部分学术著作

▲邓纯东部分学术著作

主讲人简介:

邓纯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史党建理论研究,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研究丛书》(6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丛书》(12本),《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丛书》(10本),《“中国道路为什么能成功”丛书》(10本)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研究》等著作。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新时代,深入理解并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性质、地位等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期讲坛邀请邓纯东委员讲述弘扬红色精神的当代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指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建党以来百年征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为理想、为宗旨在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工作岗位上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形成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系列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人奋进前行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鼓舞、激励作用,是党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产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也有着创造这些精神的不同载体。但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结果,有着共同的红色血脉,有着共同的性质、地位与实践意义。传承红色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充分认识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党的系列精神谱系的性质、地位及伟大意义。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注入的灵魂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须清楚的是,这些伟大成就,既有物质的成果,也有精神的成果。既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教育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方面,也表现在国家发展方向、全社会价值取向、思想道德风貌、社会风气、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精神世界状况等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为中国、为中华民族所作的贡献、所创造的财富,既包括前者,也包括后者。中国共产党百年形成的系列精神谱系便是后者的基本内容。

系列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魂。精神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旦形成,便会作为意识形态内容,对人的思想观念、对全社会发挥影响作用。精神对人们、对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精神的本质,取决于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取决于它适应人类文明进步事业需要的程度。中国共产党人的系列红色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先进理念、崇高品质,它是关系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中华民族光明前途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样的力量引领、鼓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系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魂。

系列红色精神在全社会受到人民由衷敬仰、顶礼膜拜,为全社会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国家文明进步引领方向。百年来的系列红色精神,都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气概,都表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国家、为民族美好未来牺牲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无论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这些精神都是中国人民精神追求的方向,都是对全社会、广大人民的精神培育、道德提升、正确价值观起着旗帜性引领作用。

系列红色精神是共产党人鲜血和生命铸造而成,是共产党人用伟大牺牲为民族、为国家贡献创造的宝贵财富。红色精神的创造者们,不仅以他们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直接导致党的事业成功的伟大贡献,为共和国、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了大量物质财富、物质成果,而且以他们的伟大胜利,为中国、为中华民族创造贡献了宝贵的精神成果。这些精神成果都是共产党人的汗水、泪水、鲜血和生命铸成,这些精神成果,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风气的培育和提升,对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其价值不可估量,是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坚持性质、宗旨的形象化表现和注释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形形色色政党的重要政治特征是:始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自己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宗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完全是为实现崇高理想、为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完全是为坚持党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历史。在坚定最高理想,为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共产党人在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其具体表现各有不同,但本质是共同的。百年来形成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红色精神,尽管内容各有不同、载体不尽相同,但是都鲜明地体现出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定执着,鲜明地体现出共产党人作为先进分子的品质,鲜明地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系列红色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型表现、生动诠释。

从坚定理想信念来看,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党的系列红色精神中,这是一个共同的特征。伟大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一不渗透着这些红色精神载体,即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为伟大理想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品性,诠释着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对待理想,如何坚守理想、忠于信仰。

从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中的所有内容,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坚持先锋队性质,保持自己作为先进分子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品质。伟大长征精神中,共产党人勇于献身的浩然正气;东北抗联精神中,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感天动地的英雄气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共产党人表现的先进性等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所有红色精神载体中共产党人的表现,都完美地诠释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内容含义,回答了如何保持先进性、保持纯洁性,都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生动诠释。

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准确表达。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人民利益的需要、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斗、努力工作,而吃苦受累、百折不挠,而克己奉公、无私奉献,而坚忍不拔、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红色精神创造者们的这些表现,他们践行宗旨的感天动地的行为,都是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诠释,都是作为共产党人如何坚持宗旨、践行宗旨的形象化的注解。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取得伟大成就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伟大奋斗,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世所罕见、无与伦比,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成就,是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奋斗的政治势力所不能比拟的,也是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以来,许多共产党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无与伦比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综观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我们看到,一方面,党在各个时期前行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充满困难艰险,布满荆棘,来自凶恶敌人的疯狂屠杀、来自复杂险恶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常常存在。另一方面,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中,从来都没有先天具备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包括经济、军事装备等重要的资源。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物质、经济、军事装备都很差的情况下,党领导的事业战胜了一个个凶恶的敌人,战胜了一次次艰难险阻。

很清楚,党的事业取得无与伦比伟大成就的原因,并不是党拥有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经济实力或者先进的军事装备,而是党的领导具有一切别的政治势力及其他政党所没有的一系列主观条件、政治优势。包括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始终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不断探索形成反映客观规律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其中,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的是,党在实践中产生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红色精神谱系。红色精神既是在百年奋斗中产生的精神成果,又是鼓舞、激励、促进和保证中国共产党人一路上披荆斩棘、斩关夺隘,攻克一个个难关,战胜一次次艰险的巨大精神力量。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升华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5000年来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敢、坚韧和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累、创造,同时又为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生生不息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因、精神血脉。这些文化基因、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间断文明的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渗透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是几千年中华民族在生存、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文化。它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决定着中国人独特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构成中国人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对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重要立场和光荣传统。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百年来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寻找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际问题的有益启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把坚守中华精神和坚持与弘扬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相统一,形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为灵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馆、文化观、道德观、义利观、价值观……这些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既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又使这种精华在当代世界背景下不断升华,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成果引领下达到新的时代高度,具有反映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前进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的所有内容,正是这种中华精神与共产党人立场、价值观相结合、相统一的结果,是中华精神的时代升华。

红色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主题。我们党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前进的道路上,国际国内环境有许多新情况,改革建设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任务十分艰巨,风险挑战很多。如何科学应对挑战,化解风险,解决矛盾,克服千难万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必须大力弘扬、继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系列红色精神,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凝聚、鼓舞全体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首先,通过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树立和巩固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系列红色精神中的核心内容,从红船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无不包含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坚定、执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的力量大无边,是红色精神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参观广西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深刻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仍会遇到很多“娄山关、腊子口、湘江渡”,仍将面临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只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像革命先辈那样,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奋进路上,就一定能像革命先辈那样,像党在百年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一样,坚定前行、百折不挠,决不被任何困难所难住、所吓倒,而是勇往直前,压倒一切困难,排除一切艰险,不断夺取胜利,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功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其次,通过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必须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具有重大意义。红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和目标,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得失。大量的红色精神创造者本身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的创造者的卓越实践、表率作用,本身就是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弘扬这些精神,将使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共识,在关系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准则,将促进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其三,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激励、鼓舞全体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需的精神力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都有大量困难、难题。特别需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系列红色精神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不惧风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英勇顽强。无论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伟大长征精神,还是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兵团精神、老西藏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共同特点就是,为了中国人民利益和幸福生活,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不怕牺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弘扬这些精神,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防范风险、开拓创新必备的主观条件。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必将给全体人民注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力量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将以摧枯拉朽的磅礴之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势不可挡,达到胜利的目标。

2022-02-21 邓纯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9699.html 1 弘扬红色精神的当代意义 19,6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