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现场

安居才能乐业 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4日   第 21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连线基层:居者有其屋

需是安全舒心屋

3月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发生4.8级地震。此前的1月8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发生6.9级地震,临近震源中心的各县市上万户住宅出现墙体裂缝、院墙倒塌等情况。

2021年9月,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一住宅楼,一楼业主强行敲掉承重墙,导致整栋楼变成了危房,36户居民紧急撤离。

“2020年至今,我家先生居家办公已有两年。身为工程师的他需要一张两米的大书桌,可家里却没有合适的地方摆放,除非‘大动干戈’拆墙、拆柜子……”家住深圳龙岗区的郭女士在媒体上反映,“房屋建筑者、装修设计师能否有更专业的方案,让房子‘聪明’一些,可方便地根据居住者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调整变化?”

连线委员:

从源头促进住宅品质提升

“我国是地震多发频发国家,住宅的抗震性能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是住宅设计的出发点和底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在与记者连线时表示,今年两会,她准备提交一件《关于进一步提高住宅品质建议》的提案,其中重点呼吁关注存量住宅和新建住宅的抗震韧性问题。

“地震时老人和幼儿逃生能力弱,而熟睡的人群在地震时逃生难度更大。如果震后住宅发生严重损坏不能尽快恢复使用,现有地面很难容纳大量避难人群,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避免聚集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作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专家,冯远认为,住宅是人民群众的重要资产,进一步提高住宅的抗震韧性、减少地震损失、保证地震后快速修复再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在灾难面前,哪怕1%的失误都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冯远建议由住建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提高住宅的抗震性能、连接构造、施工安装、耐久性等方面。

“作为住宅产业前端的开发商,其理念、价值观和品味对住宅品质影响很大。”冯远坦言,目前房地产市场正从高速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倡导健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开发建设理念,从政策、标准、产业等各个环节加以引导,通过住宅评价市场机制,避免开发商过度追求利润导致品质下降。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住宅评价标准和细则,促进精细化、高品质住宅建设。对产品优质、反响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在企业信用、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优待,通过正向激励手段促进住宅品质提升。

2022-03-04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473.html 1 安居才能乐业 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20,4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