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戴红兵、韦震玲:

加快推动公益诉讼专门立法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4日   第 22 版)

本报记者 徐艳红

公益诉讼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颇具中国特色的新型诉讼形态,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然而,随着公益诉讼实践蓬勃发展,法律滞后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戴红兵、韦震玲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加快推动制定公益诉讼法。

目前,我国公益诉讼案件呈不断增长趋势。2021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已有124067件,同比上升13.4%,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类立案13924件,行政公益诉讼类立案110143件,司法实践需求与立法滞后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再加上公益诉讼程序规则供给不足、地方立法作用发挥有限、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缺乏衔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性质和法律地位等问题尚未明确、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手段不足、相关程序规则缺乏可操作性、公益诉讼鉴定难鉴定贵等问题严重影响公益诉讼制度科学发展。

戴红兵、韦震玲建议:全国人大对各地公益诉讼制度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具有可行性的立法研究意见和具体条文建议;最高法、最高检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强联合调研,及时修改和完善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统筹公益诉讼立法条文,明晰公益诉讼裁判规则,完善公益诉讼中诉讼主体、案件范围、调查取证、司法鉴定等规范,加快实现公益诉讼条文系统化、结构化、专业化;积极推动公益诉讼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制定司法鉴定机构名录,引导鉴定机构科学、合理开展鉴定工作,探索将办理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鉴定评估费用纳入生态修复资金统筹列支,加大鉴定评估保障力度,切实解决鉴定难、鉴定贵的问题。

2022-03-04 徐艳红 全国政协委员戴红兵、韦震玲: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480.html 1 加快推动公益诉讼专门立法 20,4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