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评论员 杨小波
这个认识,是在琢磨怎样写文章中逐渐形成的。
好文章啥样?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鼓捣公文多年,熬出的心得就俩字:“准确”。
简单了吧?
并不简单。
起初觉得那只是作文的最低标准,最后发现它就是最高要求。
说到形式,比如委员在政协大会发表意见建议,可以选用提案、政协信息、大会发言等不同方式,但相应地,对文字长短、繁简、深浅、情理的要求也就不一样,要准确。
说到内容,大家都服膺好公文应具备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但依我看,该鲜明时含混,该生动时呆板,就还是不够准,“三性”归根到底,就是“准确性”。
广而察之,不仅做文,原来做人、做事,也都在一个“准”字。
“世事洞明皆学问”之“明”,准也;
“人情练达即文章”之“达”,亦准也。
足球射门得分,要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准;精准扶贫,要准;精准打击,要准;建言建在需要时,要准;监督督在关键处,要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准;情人眼里出西施,要准;
从“说得对”到“说得入脑入心”,也要准……
近处讲,政协值班室工作要求“清醒、准确、畅通”,关键就是要做到包括时间、地点、客体等的“准确”,同时它也就既证明了主观上的“清醒”,又保证了客观上的“畅通”。
远里说,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他们都各尽其责、各像各样,强调的还是一个“准”字。
如此,“过犹不及”。
“过”,浪费资源,埋下隐患,不准,不好。
“不及”,未达要求,不能成事,不准,也不好。
本来是人家平台重要,却以为自己本领高强。没搞准,进退失据,宽严皆误,遗咎,败事。
远望去“山重水复疑无路”,走近前“柳岸花明又一村”。搞准了,一通百通,一顺百顺,无碍,成事。
最后,真理不真理,实践来检验。只有符合实践要求,是准的,能成事,那才能算。
(作者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