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原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率达到100%,你敢相信吗?”全国政协委员石玉颖问记者。
个体工商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乏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很多人根本不会使用年报系统,一旦逾期未报,即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向社会公示,对其社会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年报数字是如何来的呢?
石玉颖委员在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对这些数字来源颇感忧心:“近几年,个体工商户年报率有转化成为衡量个体工商户市场活跃度指标的趋势,不少地方硬性设定年报率考核指标。监管人员不堪重压,个体工商户不胜其烦。为了完成任务,甚至由监管人员代报导致的个体工商户被年报的情况也并非个例。”
“你能想象基层管理人员自己代用户填报信息的情景吗?荒唐可笑吧,该制度挤占了有限的行政资源,造成了行政成本的极大浪费。”石玉颖委员说。
由此也出现了个体工商户年报率100%等违背常识的情况,所归集的庞大的经营数据也失去了客观真实性,不能用、也不敢用,成为垃圾信息。
作为市场监督管理专家,石玉颖对记者表示,“信用信息公示体系在登记机关依职权公示方面持续优化完善,从公示信息的社会效果看,登记机关依职权公示的信息在及时性、准确性、公信力上都是个体工商户年报信息所无法比拟的。继续以个体工商户自主年报信息作为信用信息公示体系的组成内容已无现实意义。”
因此,他提出取消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制度。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此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系统总结借鉴相关经验,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制度,减少制度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