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杨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就GDP增速目标、财政支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大会新闻中心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通过视频方式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何立峰:
中国经济有后劲、韧性、活力、抗风险“四强”
202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8.1%的增长。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2022年我国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5%左右。到底如何理解5.5%经济增速目标,如何评估今年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支撑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何立峰表示,过去一年,我们在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我国GDP规模101.4万亿元,按照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9,折合14.7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GDP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按照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45,折合17.7万亿美元。一年GDP增加了13万亿元,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美元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G20排名第六七位国家的经济总量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何立峰表示,实现今年的目标,还有很多有利因素:
第一,经过两年多抗击疫情的实践,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在有力有效应对疫情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机制办法已经越来越成熟。
第二,这几年,我们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供需两侧都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克服困难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三,今年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前瞻性地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继续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针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先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何立峰强调,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较快增长,外贸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刘昆:
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年退税减税金额预计将达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预计约1.5万亿元。那么对比往年,今年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针对退税减税问题,刘昆说,减税降费是近几年稳企业、保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明确要求减税降费政策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间,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刘昆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揽子”的减税降费措施,我体会,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退税减税的规模历史上最高,达2.5万亿元。二是支持方向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达1万亿元的规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也达1万亿元的规模,精准发力。三是主要措施是增值税的留抵退税。通过提前退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同时,延续实施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四是帮助地方缓解减收压力。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精准研究,细化出台政策,扎实做好有关工作,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更好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唐仁健:
粮食安全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
今年两会期间,粮食生产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粮食生产。但由于去年因为受到严重的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的面积较大,因此,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上述问题,唐仁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刚刚结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想,这是给我们下的“军令状”,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
同时,唐仁健也坦承,今年的粮食生产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首先是夏粮生产,去年冀鲁豫陕晋五个省受罕见秋汛的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有1.1亿亩,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这就占了冬小麦总面积的1/3。
“前一段我们到基层调研,很多种粮能手和科技人员告诉我们,今年的苗情可以讲是历史上最差的。”唐仁健说,我们在冬前调度,这五个省一二类苗占的比例比往年低了大概2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应该讲情况还是比较困难。但是我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保夏粮夺丰收这场硬仗。
对于这样的信心,唐仁健总结为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来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
第二,各个方面行动迅速。应该讲,技术支撑也是到位的。
第三,到目前为止,夏粮生产也有一些有利条件。一是去年秋冬种经过各方努力,我们把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了上年3.3亿亩以上的水平,面积首先稳住了。其次,去年虽然遇到秋汛,但是之后墒情很足,也很好。另外在冬前和今春,主产区下了好几场雨雪,所以目前土地的底墒、表墒都非常好,这也是很多农民讲的这是多年不遇的。三是苗情的转化,我们前一段调度,刚才讲的一二类苗比前期增加了七八个百分点,主产区去冬以来积温大概同比多了100多度,相当于多长了一片叶子,所以这个基础也比较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