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到村民们的出行状况,感到很揪心。这让我终生难忘。”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在正式发言前,先说了这样一段话。
随后,他给大家展示了随身携带的两张照片——四川省凉山昭觉县“悬崖村”脱贫攻坚前后对比。
这些年,四川省围绕低收入人口,特殊困难儿童、残疾人、老人和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等方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
这是两张放大的彩色照片,今昔对比,令人感慨万千。据益西达瓦说,这两张照片已经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直观而生动地反映出大凉山贫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步跨越千年,跑步奔小康的真实历史。
彝族同胞载歌载舞,“共产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沙沙!”益西达瓦将彝族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现场带给了习近平总书记。
脱贫后的大凉山,工作的目标已经转化为怎样才能奔向共同富裕。针对目前社会福利事业工作的现状,益西达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快两项立法进程。两项立法,即养老服务立法和殡葬立法。通过加快立法进程,改变目前相关法律条件滞后社会发展的现状。二是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即针对低收入人口、困难群众、养老服务、婚姻家庭、社区康复工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
无论何时,有国家兜底,让益西达瓦在开展民政工作时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民政工作是充满爱心的工作,尤其是养老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工作。面对这“一老一小”,他既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但同时又想“让夕阳更美、让朝阳更艳”。
“四川420万兜底保障的人口数量很大,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总书记对民政的定位是基本的公益服务、基本的民生保障、基层的社会治理。我回去以后要把这些工作做好,不辜负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嘱托。”益西达瓦说,他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百姓的各种保障资金管好,每一份养老的钱、每一份保命的钱都要管好、用好。